索引号: 002482082/2022-00764 | 文件编号: 浙教厅提〔2022〕90号 | 发布机构: 省教育厅 |
生成日期: 2022-07-01 | 主题分类: 教育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台93号建议的答复 | ||||
|
||||
陈盆滨、王均淼、唐值敏、李定云、林菊青、柯丽丽、付倩琦、张文娟代表: 你们在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体教科学实验室建设,提升体育教学水平的建议》(台93号)收悉。感谢你们对我省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关心和支持。你们的建议与当前深化体教融合政策导向十分契合,对加强学校体育师资建设,提升学校体育教学水平,非常有借鉴意义。我厅对你们的建议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商省体育局,现答复如下: 一、高度重视学校体育教学水平提升 (一)加强体育教师配备。我省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高度重视体育教师的配备,将空缺编制优先用于招录体育等学科教师,优先按照标准足额配备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使专职体育教师数量占比与体育课课时量占学校总课时量的比例相称,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打造一支优秀的专兼职体育教师队伍。2021年全省新增中小学专任体育教师942名,目前共计3.2万余名。 (二)重视体育教师培训。将体育教师专业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体系,高端培养与全员培训相结合,分层分类开展培训。省教育厅遴选开展中小学体育名师培养,对参训学员实施为期2年的在职连续培养,“十三五”期间委托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培养中小学体育名师共计126名。2021年全省组织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师专题培训班438个,参训体育教师共计24784人次。各地组织学校体育教师定期进行集中备课和集体研学,加强教学指导,适时对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三)积极推进体教融合。强化制度保障和实践创新。2021年9月,省体育局、省教育厅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健康浙江、教育强省、体育强省建设。积极探索在中小学设立专兼职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聘用优秀退役运动员和教练员担任学校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如新昌县探索多元化师资结构,学校的“体育教师和教练员”职称双评激发队伍活力。同时引入社会志愿者,开设武术、跆拳道等志愿者讲堂,逐步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体系。宁波市鄞州区在全省率先成立区级校园足球工作室,与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办班,通过专项招聘、委托培训等方式,培养专业足球教练员,同时引进高水平退役足球运动员、专业足球教练资源,帮助学校开展球队训练、组织比赛、培训教师。 二、积极打造体教融合的浙江样板 目前,我省在加强学校体育师资建设和深化体教融合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结合你们的建议,下一步,我厅将加强与省体育局等部门合作,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统筹校内外资源,共育校园体育师资,建设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补充的体育教师队伍,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水平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一)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培养。注重源头提升,重点加强我省高校体育院系和体育学科(专业)建设,按照体育教学改革新要求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教学训练大纲和教材编纂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教师、教练员和体育管理人才。推进体育科研及实验室建设,强化与国内优质体育类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提高体育科研和决策咨询研究水平,发挥浙江师范大学体育运动实验教学中心、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科学研究中心及水上运动科学重点实验室等专业机构在项目开展、科研训练、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进一步创新强化师资保障。优秀运动员、教练员是体育战线的核心人才和宝贵财富。积极推进我省大中小学校设立专(兼)职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经考核合格可聘用为学校体育教师或教练员。有条件的学校根据特色项目要求,设立专项教练员岗位,暂不具备的城镇及规模以上学校设立兼职教练员岗位,通过招录、兼职、聘请顾问、购买服务等方式,引进体育专业人才,吸引高层次体育专业人才、退役运动员等承担专业教练任务。健全体育教师课外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将承担课外体育活动、课后训练、指导参赛、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走教任务等计入工作量,对培养输送体育后备人才、取得重大体育赛事成绩的体育教师给予褒扬,保障体育教师待遇。 (三)进一步抓实特色引领。加大体育教师的培训和交流力度,认真实施每5年为1个周期、不低于360学时的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全员培训。组织开展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经验交流和教科研活动,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加大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通过组织支教、学校结对帮扶、同训同赛等行动,重点加大对山区26县和海岛6县学校的体育教学、培训的精准帮扶,重视对一线体育教师先进事迹的宣传和优秀体育教师的选树。探索以校园足球为突破口,“十四五”期间,每所足球特色学校至少配备1名具有D级以上资格或同等水平的足球专业教师(教练员)。 (四)进一步探索推进体教科研和培训机制。加大学校体育经费投入力度,引导各级体教科研中心、实验室建立开放合作机制,吸收省内外体育专业技术力量,注重体育运动科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开发跑步、游泳等系列教学训练手册和视频等,用于指导开展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积极培养其为持证专业教师(教练员)。鼓励各地出台政策,规范引导支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名家工作室等体育社会组织参与、服务学校体育工作,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参与开展体育教学培训服务。 再次感谢你们对我省学校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教师工作处王晟,电话:0571-88008925) 浙江省教育厅 2022年7月1日 |
||||
|
||||
上一篇: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温104号建议的答复 下一篇: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台91号建议的答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