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2082/2022-00763 | 文件编号: 浙教厅提〔2022〕22号 | 发布机构: 省教育厅 |
生成日期: 2022-06-27 | 主题分类: 教育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台91号建议的答复 | ||||
|
||||
陈盆滨、唐值敏、付倩琦、王均淼、李定云、张文娟、柯丽丽、林菊青等代表: 你们在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发展科学的校园体育教育全力打造健康浙江的建议》(台91号)收悉。我厅会同省体育局、省卫生健康委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学校体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课,系统落实学校体育重点教学内容要求。推动中小学校提高“两课(体育课、活动课)两操(课间操、眼保健操)”效率,切实落实“大课间”30分钟制度,达到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的时间要求,提高锻炼的效果。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按照“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的目标,推进“一校一品”工程,开展体育特色创建。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省、市、县、校”学生阳光体育四级联赛,重点开展全省大中小学生的篮球、足球、乒乓球、游泳联赛活动,每年有2000多所学校、4万多个班级、200多万学生参与活动,成为我省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品牌。学校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在教育部2016—2021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现场抽查复核中,我省合格率、优秀率连续五年名列全国第一。在2021年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上,我省代表团中学生组获得14金15银16铜的好成绩,名列全国奖牌榜第2名。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受多种原因影响,中小学校体育也存在专业化水平不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和条件相对不足,体育教师专业队伍紧缺等情况,影响了学校体育课程和活动的开展。根据你们关于发展校园体育教育的意见建议,结合我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政策引领,完善学校体育工作体系。2021年9月,省体育局、省教育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11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从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体育师资和教练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学校体育相关政策进行了顶层设计。近期,省政府和教育部、体育总局签署了支持浙江省教育和体育领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备忘,我省青少年体育工作面临发展的新契机。我们将进一步夯实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基础,将推进学校体育、深化体教融合纳入对各设区市教育、体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打造“学校+俱乐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模式,拓展校园体育教育的新渠道,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工作体系。 二、深化课程改革,提升学校体育教学水平。聚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科学构建大中小学校相衔接的体育课程体系,督促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推动体育社团活动、课外活动课程化管理,鼓励我省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同时小学阶段每天增加1节户外活动课,列入校本课程计划实行。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体育技能为目标,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完善“必学+限学+自选”的体育课程模式,推广“学—练—评”一致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分层走班的教学组织形式。加强学生体育知识、技能学习。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积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扶持等多种形式,引导体育专业俱乐部等社会力量投身青少年体育服务。在教学管理、经费投入、设施建设、条件保障、训练指导和竞赛组织等方面为学校体育教学、运动竞赛、项目训练等提供支持和帮助。 三、坚持配强培优,加大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建设力度。按照国家课程改革要求和学校体育课程占总课时比例要求,逐步配足配强专职体育教师,重点落实农村地区和小学阶段体育教师配强培优工作。制定在大中小学校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的实施办法,将学校体育教练员岗位纳入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名称和岗位等级执行国家和我省相关规定。提升体育教育师资水平,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体育师资培训体系,实施每5年为一周期、不低于360学时的学校体育教师全员培训。选派优秀体育教师、教练员、裁判员参加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水平。鼓励优秀运动员、专业运动教练经过培训后从事学生体育训练和课外活动指导,聘请当地优秀体育运动员和体育工作者到学校担任兼职体育教练,加快科学体育健身知识的普及和推广,提高学校体育教育科学化水平。 四、加强宣传引导,为发展科学的校园体育营造良好氛围。多途径广泛传播科学的体育教育模式,普及体育健康知识,积极引导和推动青少年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坚持普及与提高结合,开展全省大中小学生的篮球、足球、乒乓球、游泳四大联赛活动,体教联合举办各类青少年体育活动,定期举办学生综合性运动会、单项体育比赛。鼓励学校组织开展校内班级年级联赛,构建起课堂、大课间、竞赛活动三位一体、课内外有效衔接的体系,提高学生参与面、普及面。大力弘扬体育文化,培育体育精神,形成大家都来关心、支持青少年科学体育健身的良好氛围。全面落实健康浙江行动 26项专项行动,重点围绕“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和“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引导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掌握健康知识与技能,提高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你们提出的“将运动技术编制成适用于学校的简单、实用的、易懂的运动书本或视频教材,用于学校体育教育”的建议很有价值。但教材的编写是国家事权,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规定,中小学国家课程教材教材必须体现党和国家意志,由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负责审核,各省级教材审核机构只负责审核本省地方课程教材。体育作为国家课程,其教材须经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审定。现有国家审定通过的《体育与健康教材》,有小学1—6年级教师用书共6个版本,初中、高中学生使用教材各6个版本供全国各地选用。我们会把你们的意见建议反映给国家有关部门,同时积极与省相关部门协同合作,加强我省的体育教学研究,加大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争取将各学段的运动技术录制成视频材料作为地方课程教材用于学校的体育教学。 再次感谢你们对我省中小学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体卫艺处潘学东,电话:88008880) 浙江省教育厅 2022年6月27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