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 综合
索引号: 002482082/2025-00107 文件编号: 浙大创赛组〔2025〕1号 发布机构: 省教育厅
生成日期: 2025-05-22 主题分类: 教育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关于举办“农行杯”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5-22 来源:省教育厅 浏览次数: 字体:[ ]

各设区市教育局,各普通高校: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重要回信和给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浙江省加快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25—2035年)》工作部署,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实践平台,深化基于创新引领的创业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进一步促使“会读书的人”成为“会创造的人”,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决定举办“农行杯”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选拔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总体目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聚焦“五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开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征程,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以大赛为平台,用在课堂和实验室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立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做到更浙江、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更协同,擦亮创新创业教育浙江新名片。

——更浙江。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传承以红船精神为代表的浙江红色基因,找准教育服务创新浙江建设,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定位,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升新时代浙江省高等教育感召力。

——更国际。深化创新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汇聚全球知名高校、企业和创业者,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国际沟通与互动,打造中外青年思想碰撞、人文对话、相互促进的国际交流平台,提升新时代浙江省高等教育影响力。

——更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深度融合,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造就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新时代好青年,提升新时代浙江省高等教育塑造力。

——更全面。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鼓励各学段学生积极参赛,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在各类各学段的全覆盖,打通人才培养各环节,提升新时代浙江省高等教育引领力。

——更创新。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丰富竞赛内容和形式,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动能,促进高校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提升新时代浙江省高等教育创造力。

——更协同。充分发挥大赛平台纽带作用,促进优质资源互联互通,推动形成开放大学、开放产业、开放问题的良好氛围,助推大赛项目落地转化,营造支持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共同合作、互相包容、互相支持的良好生态,提升新时代浙江省高等教育凝聚力。

三、主要任务

(一)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着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效,强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项目式”教学改革,引领各类学校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激励广大青年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省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三)以赛促创,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着力提升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度,推动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四、大赛内容

(一)主体赛事。包括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产业赛道、人工智能赛道、机器人赛道(详见附件1—6)和萌芽赛道(具体方案另行公布)。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详见附件2)

(三)同期活动。即创领发展:科技之光启新辉;筑梦滨江:精英之汇启新程;探秘智谷:高新之旅启新航;智见未来:AI之翼启新纪;韵动青春:传承之歌启新篇。

1.创领发展,科技之光启新辉——科技创新成果推介会。做深做透创新浙江建设“两篇大文章”,深化高校科技创新攻关行动,组织举办高校科技创新成果推介会,举行高校师生科技创新成果展,集聚高校、地方政府、企业优势科技创新资源,助力高校科技成果向地方转化与应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2.筑梦滨江,精英之汇启新程——高层次人才招聘盛会。联合滨江区人社局,举办面向全省大学生的高层次人才招聘会,汇聚众多知名高新企业,提供丰富的就业岗位和实习机会,为大学生搭建与用人单位直接对话的平台。通过高层次人才招聘盛会,促进大学生与高新企业的精准对接,为大学生职业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3.探秘智谷,高新之旅启新航——高新企业深度探访行。组织大学生走进海康威视科创馆、中国联通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研究院,深入了解企业的研发、生产、运营等各个环节,感受科技创新的力量。通过高新企业深度探访,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灵感,拓宽大学生的视野,为大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智见未来,AI之翼启新纪——人工智能主题系列讲座。邀请中国联通浙江省分公司、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及行业专家举办面向全省大学生的人工智能主题系列讲座,围绕人工智能的前沿技术、应用领域、发展趋势等话题展开,为大学生提供一场科技盛宴,激发大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和热情,为大学生科技创新之路提供有力支持。

5.韵动青春,传承之歌启新篇——大赛主题曲传唱盛典。发布大赛新十年开启之年(2025)主题曲,全省高校携手同唱创新歌。在激昂的旋律中,新时代浙江大学生以铿锵有力的声音,展现投身创新的无限激情和宏伟梦想。通过主题曲的传唱,在全省高校范围内营造浓厚的参赛氛围,激发更多大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参赛积极性。

五、组织机构

(一)大赛由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主办,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行承办,具体承担省赛相关的组织、日常事务和专家组会议等工作。

(二)大赛组委会负责大赛组织实施指导工作,具体负责制定竞赛章程、方案,根据全国大赛评审规则,制订评审方案,指导专家委员会设计评审标准和组织评审、认定评审结果,对竞赛组织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三)大赛设立专家委员会,负责项目评审等工作。设立纪律与监督委员会,负责对赛事组织、参赛项目评审、承办单位相关工作等进行监督,对违反大赛纪律的行为予以处理。成立仲裁委员会,负责对争议事项进行仲裁。

(四)各高校应成立由学校分管负责人牵头,教务、学工、科研、团委、外事、创业学院等相关部门参与的校赛组委会,负责校赛的宣传、组织、动员和省赛参赛项目的选拔工作。

六、参赛要求

(一)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高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详见附件)

(二)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参赛项目如有涉密内容,参赛前须进行脱敏处理。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三)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根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在校生以在读学籍报名(以国赛通知下发之日为准),毕业生以最高学历报名。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

已获本大赛往年国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今年大赛。已获往年(不含2025年)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各赛项金奖或同等级奖项的参赛项目,可报名参加省赛,但不重复评奖,可推荐国赛。

(四)参赛人员(不含产业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35岁(1990年3月1日及以后出生)。

(五)各学校要严格开展参赛项目审查工作,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审查主要包括参赛资格以及项目所涉及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财务状况、运营、荣誉奖项等方面。

七、比赛赛制

(一)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省级决赛三级赛制   (不含萌芽赛道)。校级初赛由各高校负责组织,省级复赛由各高校按照大赛组委会确定的配额择优遴选推荐项目。大赛组委会将综合考虑各高校大赛组织情况、往年获奖项目情况和创新教育工作情况等因素分配省级复赛名额。

(二)全省共产生750个左右项目入围高教主赛道省级复赛,250个左右项目进入省级决赛;330个左右项目入围“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省级复赛,110个左右项目进入省级决赛;400个左右项目入围职教赛道省级复赛,130个左右项目进入省级决赛;220个左右项目入围产业赛道省级复赛,70个左右项目进入省级决赛;人工智能赛道及机器人赛道入围项目数根据整体报名情况确定,省赛授奖比例将给予倾斜支持,鼓励各高校积极申报。未入围今年省级决赛但参赛学生数超过本校在校生人数15%的高校,可获得一个省级决赛鼓励名额,不占上述指标。金、银、铜奖数分别按照入围省级复赛项目数的10%、15%、25%比例设立。

萌芽版块不设立奖项,由专家在各地市入围项目中评选出10个项目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展示。

(三)大赛设优秀组织奖30个左右和优秀工作者50名左右。

八、赛程安排

(一)参赛报名(2025年5月)。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https://cy.ncss.cn/)进行报名,截止时间为5月30日中午12点。通过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进行赛事咨询。

(二)校级初赛(2025年6月)。各高校登录对应的报名网站进行报名信息查看和管理。校级账号将统一创建、分配及管理。校级初赛的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由高校自行决定,须在6月10日前完成。

(三)省级复赛(2025年6月中旬—7月上旬)。大赛承办单位对各高校选送项目进行资料审查,大赛专家委员会对入围省级复赛项目进行网上评审,择优选拔项目进入省级决赛。

(四)省级决赛(2025年7月中上旬)。省级决赛将评选出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职教赛道、产业赛道、人工智能赛道和机器人赛道的金、银、铜奖项目。

九、有关事项

各高校、有关单位要认真做好宣传动员、赛事组织、项目培育与推荐、参赛数据统计和赛后工作总结等工作,原则上参赛学生数应不低于本校在校生人数的15%。各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支持,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积极推进高校学生创新训练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

中国联通作为技术支持方,大赛期间为广大师生提供免费算力支持及元景MaaS应用开发平台,参赛师生可扫码登记需求。(技术支撑:高哲15657173670)

本通知及附件所涉及条款的最终解释权,归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组委会所有。

十、联系方式

(一)请各参赛学校指定2名工作人员(一般为竞赛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和赛事主管人员)加入“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钉钉工作群,便于赛事工作沟通与交流。

(二)组委会联系人

省教育厅高教处刘炜亚,联系电话:0571-88008019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姚婷,联系电话:0571-87773073

电子邮箱:yaoting@zime.edu.cn

通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28号

邮政编码:310053

附件:1.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高教主赛道方案.doc

   2.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方案.doc

   3.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职教赛道方案.doc

   4.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产业赛道方案.doc

   5.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人工智能赛道方案.doc

   6.浙江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机器人赛道方案.doc

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  

2025年5月21日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