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浙江省教育评价工作交流会议顺利举行 | ||||
|
||||
为深入推进中小学教育评价工作,以评价改革支撑助推浙江省基础教育再创新高,浙江省-市-县三级以线上方式举行2025年教育评价工作交流会议,共同探讨新一年教育评价工作的改革方向与实践路径。 谋新篇:省级思路解读明确方向 省教研室评价部主任方张松围绕“2025年教育评价工作思路”作专题解读。方主任介绍了2025年省级教育评价工作整体规划及重点项目,强调要以科学评价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全省教育工作者明确行动方向。 省教研室评价教研员马海燕解读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评价工作思路。马老师提出,评价工作的重点应从着重小学破局到部署小初并进。马老师强调,要把常态教研、实践优化和成果培育作为关键抓手,做好调研指导、典型培育、平台推广和评价教研四项工作。 省教研室评价部副主任陈荣荣围绕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和队伍建设解读2025年省教研室评价工作思路。陈老师指出,后续将进一步优化监测的思路与框架,以引领教育更好发展;她具体介绍了小学监测报告的优化思路、小学监测结果反馈安排及结果应用思路、初中监测的设想规划、队伍建设的省域现状与研修考察安排。 聚合力:市县经验交流共谋发展 在交流环节,宁波市、温州市、金华市、杭州市拱墅区、湖州市南浔区、嘉兴市嘉善县分享区域工作思路。 六个区域的工作思路系统规划、工作举措扎实有力,为全省各地提供了多样态的实践经验,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工作思路有整体设计,科学部署、长远规划。二是工作内容有重点突出,各地在整体推进过程中聚焦当下评价改革热点项目,如宁波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温州的学校发展性评价等。三是工作机制有难点攻坚,各地对于不同类型评价面临的难点问题提出了创新举措,聚焦评价工具、教学评一致性、教师评价素养、技术赋能等各类难点问题,实现机制、技术方法上的突破。 凝共识:高位专业引领助推改革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周华松作总结讲话。周主任充分肯定了各地的工作思路,他指出此次会议既让各地明晰了2025年的工作思路,也实现了工作思路的互相借鉴与分享。在此基础上,周主任提出四点期待:一是加强学习交流。作为教育评价研究者与实践者,要深刻认识到当前教育评价改革的深度、广度仍然不够,要站在更高的视角理解教育评价改革的现实意义,把握当今教育改革的方向,充分理解中共中央政策文件,充分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二是加强研究提炼。鼓励各地以项目的形式推进课题研究,通过成果培育等方式更好地推进评价工作。建议各地多做实证研究、案例研究和比较研究,不断形成具有浙江辨识度的评价研究成果。三是加强改革优化。评价改革需要“改革味”,要实现省-市-县评价改革工作的错位发展。在监测结果方面,要做好结果运用改进的“后半篇文章”。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要进一步拓展到初中生综合评价改革,探索考试管理的优化等。四是加强队伍建设。评价改革的关键在于人才队伍的建设。如何让评价教研员从兼职到专职、从专职到专业成为现实挑战。各地要做好专业成长平台,提供体制机制的保障。让评价队伍在工作和研究中,真正促进学校发展、学生发展,同时实现队伍的自身成长。 本次会议各设区市、县(市、区)教育评价分管主任、评价负责人与评价教研员共30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既是一次思路碰撞的交流会,更是一场凝聚共识的动员会。全省教育评价工作者进一步统一目标、明晰路径,为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教育评价工作体系注入新动能。下阶段,各地将结合会议精神细化行动方案,在更广阔的时空中学习交流,以更专业的精神和更充沛的改革热情投入到教育评价改革工作中,共同书写浙江教育评价改革新篇章。 本文原载于“浙江教研”微信公众号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