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题 > 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改革 > 典型案例

嘉兴市聚力推进“三个强化” 加快打造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区域样板
发布日期:2024-09-18 来源:秘书处 浏览次数: 字体:[ ]

嘉兴教育锚定“提能增收”和“精神富足”两大目标,以“三个强化”加快推进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助力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相关做法入选浙江省教育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典型案例名单。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优化体系构建。根据《嘉兴市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实施意见》部署要求,指导推动所辖各县(市、区)全部出台本地工作方案,将试点工作列入有关学校年度重要事项,有效形成“市级实施意见—县级工作方案—校级工作计划”三级制度体系,全面构建多跨协同的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推进机制。截至8月底,全市共完成成人初高中学历提升7331人,成人大专及以上学历提升7531人,开展各类职业教育培训79103人次,其中取得相应技能证书70343人次。

二是强化机制创新,提升服务效能。强化与公安等部门协同联动,分层分类创新实施学历更新机制。对于完成成人大专及以上学历提升的社会人员,线上指导学员通过“浙里办”在线申请变更;对于完成成人初高中学历提升学员,由各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代发毕业证书,在学员领取毕业证书的同时直接现场办理,实现个人学历“取证书即更新”。对于初中毕业在校生,在领取义务教育毕业证书后,告知其监护人前往政务服务中心进行学历变更,有效解决学历更新“去存量”的问题。截至8月底,全市已完成社会人员户籍学历更新12547人。有效链接主城区教学资源与乡镇学习需求,健全优化“城乡联动”工作机制。依托成校教学设施为乡镇学员提供“就近上学”的便利,利用乡镇企业、养殖场等基地为学员提供实践教学机会。目前,全市各乡镇成校已实现100%覆盖,教学班级开班率达到100%,占比超三分之一的班级把学历提升通道延伸至农村,让学员“走出家门就能进校门”。2024年,全市共入选第一批“乡村振兴你我同行”典型案例3项,入选数与宁波、绍兴并列全省第一。

三是强化个性化定制,满足群众多样需求。根据企业需求定制“个性化”培训课程。针对规上企业所需形成7大类128门技能培训课程,由企业自行选课下单,将技能培训服务延伸到企业一线。如海盐县积极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为秦山核电及核电关联企业培训核电高端技能人才2500余人。针对小微企业开展“组团式”培训模式,将相应的小微企业同类工种组合培训,提升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解决部分技能工种单个企业人员少、难以培训等困境。2024年,已为小微企业提供组团式培训400余次。如海宁深化拓展与两大经济平台(尖山新区、海宁经开区)、许村家纺协会等订单合作培养,新增7个专业9个班次,为企业精准化培养急需技术技能人才。桐乡为桐昆、巨石、新凤鸣、乌镇旅游等国家知名企业开展中高级技能培训1595人次,其中676人取得高级工技能证书。

(嘉兴市教育局  供稿)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