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萧山健全评价体系顶层设计,启动新一轮教育评价项目 | ||||
|
||||
为构建科学、规范、多元的教育评价体系,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尚学萧山”品牌在评价领域的改革,6月20日萧山区召开2024年第三方教育评价项目启动会。萧山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封小丽出席并讲话。区教育局基教科、教研中心、评估中心、教育指导中心及试点学校(幼儿园)相关负责人参会,会议由督导科瞿海波科长主持。 萧山从2018年开始第三方评价试点,项目类型和实施范围逐年扩大。2024年,萧山依据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优化评价监测体系顶层设计,构建覆盖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校评价的多学段、多维度,结果性和过程性并重的现代化教育评价监测体系。相较于往年,今年重塑了学科素养监测体系,多学段布局,形成幼儿园、小学、初中长周期持续跟踪,探寻过程评价和增值评价的有效实施路径。同时新增教师发展评价和校园长履职成效评价两大主体板块,教师评价聚焦5年内青年教师整体发展现状,追踪青年教师发展路径,探寻青年教师成长轨迹与潜力。校长评价探索新任校长和园长的办学成效,重点关注办学规范、学校特色等发展性领域,推动新任校园长更好的履职。 会上封小丽副局长充分肯定各试点单位在教育评价改革领域内的探索与实践。她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指挥棒”。要坚持目标导向,充分把握评价的要义,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责任,扎实推动教育评价改革。要坚持过程导向,突出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五育”并举,充分借助区域先发优势,抓住评价改革的大好时期。要坚持结果导向,做好第三方教育评价校本规划,充分发挥第三方监测评估的诊断、导向和激励作用,做出特色,形成品牌。 评估中心余晓明主任介绍了教育督导评估监测中心成立情况,系统回顾了萧山在第三方教育评价改革领域的先行先试,用“孵化、成长、蝶变”概括教育评价改革的发展历程。他认为教育评价从来不是“第三方”的事,学校要牢牢把握评价权,深研评价理论,提升教师评价素养。各试点学校要充分转变对教育评价固有的认识,积蓄内力借助外力。评估中心将助推完善实施管理、项目绩效、成果产出三大机制,推动教育评价工作发展。 合作单位从项目背景、项目内容、项目计划三方面详细介绍了2024年的项目。片区代表、学校代表分别从基于真实情境的课题研究、项目实践探索分享成果体会。 (来源: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