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 教育动态
索引号: 002482082/2024-00225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省教育厅
生成日期: 2024-07-26 主题分类: 教育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浙大城市学院建设“校园大脑”助力平安校园提能升级
发布日期:2024-07-26 来源:新闻办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年来,浙大城市学院借鉴杭州城市大脑“始终在线、一键直达”的理念,探索高校数字治理系统解决方案,全力推进校园大脑建设“一把手”工程,形成了校园安全“数智”工作体系,平安校园建设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获评浙江省高等学校5A平安校园。

一、统筹谋划,校园大脑提高整体智治水平

通过系统重塑、流程再造,全力破解数据壁垒,用数字化理念变革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校的治。一是建设体系架构。打造“一脑治校园、两端同赋能”治理新模式,按照数字协同、业务协同、校院协同的“三协同”治理体系,形成数字基座、中枢系统、智能引擎、场景智能、驾驶舱于一体的智治体系,实现治理直达和师生直达。二是夯实数字基座。建设智能化校园公共数据协同平台,完善网络基础设施等感知神经网络,打通各主要业务系统的数据壁垒,实现实时互通。三是开发智治系统。建成全省高校首个校级超算中心,构建数智治理、学生培养、教师发展、科研创新和智慧校园五大空间,开发了70余个应用场景,搭建了20余个数字驾驶舱,覆盖校园消防、治安、交通、实验室、食品卫生、学生心理健康等大安全各方面,基本形成了从场景到全景的整体智治格局。学校获评教育部高校数据共享应用平台试点高校、浙江高校数字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出版基于实践的理论成果《校园大脑》。

二、应用场景,校园大脑赋能平安校园建设

通过“大安全”数据驾驶舱,让各类风险防范治理从过去的被动处置、经验判断,向提前预判、精准智治转变,实现校园安全“防患于未然”。一是护航学生全周期安全。建设“学生安全预警”场景,设置学业安全与人身安全预警规则,智能分析学生课程成绩、旷课记录、门禁记录、校园卡消费记录等各类行为数据,科学研判安全隐患,及时预测安全状况,实现前置管理、精准帮扶。二是筑牢教师安全防线。在省内试点先行“科研安”,实现对教师科研经费使用在线监测、全面预警,获全省公权力监督最佳应用场景;建设“智云课堂”,实现课程全程录播等功能,开发敏感词预警监测,规范教师课堂言行,严守第一课堂阵地。三是织密校园安全网络。在建好“智慧消防”“车辆雷达测速”“AR云景”“人脸识别轨迹查询”“周界预警”“电子巡更”等技防设施系统基础上,建设高校特色的“意见直通车”“校安查”“随手拍”应用场景,实现师生意见诉求和各类安全隐患一键直达职能部门,将矛盾隐患化解在基层;建设“买书即报销”“停车早知道”等便捷服务场景,不断提升师生获得感幸福感。

三、形成合力,校园大脑深化协同治理体系

通过持续提升校园大脑整体智治水平,全面深化平安校园协同治理体系。一是完善顶层设计。成立平安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等10余个议事协调机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大安全”工作。二是强化校院联动。开展“平安单位”记实考评和无感考核,让二级单位实时掌握安全工作风险,精准提升工作质效。三是深化校地协同。建立校地联动机制,开展定期协商研判,在防范网络诈骗、教育培训、风险研判、舆情处置等工作中与属地政府及职能部门紧密协作,推进校地系统数据联通,构建良好的内外协同工作格局。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