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题 > 教育评价改革 > 校地风采

高屋建瓴引航向,以评促教助变革——海曙区2024年第三次中小学生综合评价研训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4-06-17 浏览次数: 字体:[ ]

6月13日,海曙区2024年第三次中小学生综合评价研训活动顺利落下帷幕。此次研训活动旨在全面贯彻浙江省《关于推进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落实海曙区作为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整体推进试点区工作,以评价任务来驱动课堂变革,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评价能力。研训活动拆分为两场,分别由宁波大学郑东辉教授,台州学院王少非教授给学员们带来两场意义深长的讲座。海曙区评价教研员魏锶梅老师主持本次研训活动,海曙区“促进学习的学生评价”研修班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研训。

6月11日下午在集士港广德湖小学举行第一场。郑东辉教授以“评价任务驱动的课堂变革”为主题,从课堂教学为何要由评价任务驱动、评价任务的内涵以及评价任务怎样驱动课堂变革三方面展开。郑教授指出,评价任务是实现轻负高质的重要杠杆,也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诉求,因此精准设计评价任务是实现课堂变革的必由之路。接着,郑教授深入浅出地向学员们讲解了评价任务的内涵,最后重点介绍了评价任务驱动课堂变革的具体路径,建议将系统化的评价任务设计进教案,强调所有评价任务必须指向评价目标,强调运用评价任务优化教与学。

6月13日上午在宁波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员们迎来了第二场培训,由台州学院王少非教授带来题为“课堂评价任务的设计与运用”的讲座。王教授先从概念、样式、对象、功能四个视角阐述了什么是课堂评价,让学员明白课堂评价是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收集学生信息以支持教与学改进的活动。随后,王教授重点讲述了如何设计课堂评价任务,指出课堂评价任务要精准指向学习目标,要满足教与学的需求,要给出清晰的指令,要便于持续实施运用,同时王教授还提出了课堂评价任务设计的两种思路,即基于目标分析进行任务设计、基于学生常见错误进行任务设计,最后结合实际阐述了课堂评价任务的具体运用。

本次研训活动为参训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郑东辉教授和王少非教授的讲座中不仅有高深学术知识的引领,也有很多来自一线教师的实践案例,让学员们充分认识到评价任务的重要性,掌握了一些设计评价任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实”字上做文章,在“深”字上见实效,以评价为抓手,推动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再上新台阶。

(来源:宁波市海曙区教育局)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