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赋能,携手共研——衢州市小学劳动评价研讨活动 | ||||
|
||||
春风迎贵客,一到便繁华;春日风光好,求索在路上。 为深入学习《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贯彻落实浙江省小学劳动评价指南,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反馈、诊断等功能,促进学生劳动素养发展,3月12日,衢州市小学劳动评价研讨活动在龙游县端礼小学举行。 携手共进,开幕致辞 龙游县教育局党委委员方小康致欢迎辞并介绍了龙游县劳动教育推进和实施情况。方委员表示,学校需更注重劳动教育的整体构建、课程评价的有效落实,进一步完善家校社共育的有效措施,把务实、求新贯穿劳动教育工作的全过程。 龙游县端礼小学曹明祥校长分享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总结了本校近年来在劳动教育中取得的成绩。端礼小学紧抓“莳礼劳育”劳动教育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素养提升,以教研活动为契机,持续吹响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冲锋号。 课堂示范,协同共研 素养课堂 龙游县端礼小学毛婉仪老师执教《梦想储蓄罐》,毛老师的课堂环环相扣,通过学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动手操作掌握技能来突破剪投币口这一难点。最后引导学生将储蓄罐进行美化,进一步培养学生合理规划和使用零花钱的习惯。 龙游县下库小学巫丹老师执教校本劳动课程《做娃衣》。如何给娃娃做一件精致美观的衣服?面对一头雾水的孩子们,巫老师一步步耐心指导,呈现纸样,讲解绘图,示范制作过程。同学们通过亲历制作、小组合作,很快就完成了任务:一件件漂亮的衣服展示在“人台”上,并在评价交流中完善,在研讨中创新。 精彩点评 耕耘在课堂需要睿智和勇气,需要实践与锤炼,课后两位老师分享了自己的课堂设计思路。毛老师表示劳动课教学设计要以学生实际问题出发,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运用教学评价,激发学生探究活力。巫老师的课堂由学校的校本劳动课程出发,带着孩子们开启新的劳动之旅。巫老师指出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了解纸样”,提出给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和帮助,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并且巫老师也深刻反思,表示在劳动评价和劳动拓展中还需进一步优化完善,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同伴互助,现场的老师们畅所欲言,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龙游县樾园小学严玲蔚老师认为毛老师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新颖,重点突出,如何教授学生制作,如何用心选择工具的安全性和实用性,都精准到位,突破了难点。更值得称赞的是毛老师巧妙使用评价,多元、有趣地引出将劳动币投入到储蓄罐中。但回归课堂结合劳动主题可以再深入延伸出“理财”意义。 龙游县西门小学徐小香老师对巫老师的课堂赞许有加:整个过程老师的指导到位、细致,教学评价有亮点、有落实点。同时也建议老师可以精准规划课堂,帮助课堂中进度较慢的同学。 江山中心小学郑群燕老师深入研讨细节,对毛老师和巫老师的课堂都提出了宝贵的完善建议,对学生的能力要求精准定位,课前给予学生指导帮助,课上充分给予学生肯定。 常言道:“师指一条路,烛照万里程。”龙游县劳动教研员余菊仙老师随即进行点评,充分肯定了两堂课的优点:第一,贴近生活,调动积极性;第二,紧扣特点,突出实践性;第三,注重评价,关注导向性;第四,倡导创新,体现开放性。同时希望老师们充分利用家校合作,让家庭教育在劳动教育中发挥好基础作用。 思想碰撞,经验交流 龙游县端礼小学童巧珍副校长从“打造全方位实践场域”“构建闭环式评价体系”两方面介绍学校全方位、循环的“莳礼”劳动评价,通过“家-校-社”三个维度,借助劳动积分奖励,让评价真实发生,激发学生劳动的兴趣,促使“莳礼少年” 养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龙游县下库小学首席信息官沈毅老师分享了学校在推进劳动评价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通过“工分簿”平台及“云上农场”评价体系减轻教师负担,提高学生参与感的实践举措。通过一键布置家庭劳动实践活动、DIY任务发布、线上线下融合评价以及开发无人值守积分超市等一系列举措,结合特色“云上农场”项目,帮助劳动评价形成有效闭环,进而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实现劳动教育的有效落地。 龙游县实验小学德育主任胡蓉进行了《居家亲子劳动:建构劳动教育评价新样态》的主题分享。学校从顶层设计入手,形成了“四维评价导向,三段评价过程、四端评价主体”的“四三四”劳动教育评价模式。在居家亲子实践中,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劳动学习与实践状况,促进教师教学改革及学校育人质量的提升,从而构建一体化劳动教育评价环境。 龙游县箬塘小学周理丹老师以“融合构建,巧评践行”为主题,向与会教师介绍了学校“绿色五园”劳动教育的有效落实举措。一是融合构建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为学生量身定制切实可行的劳动清单;二是融合构建校内和校外的劳动实践空间,把劳动教育落实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三是融合构建劳动师资团队,让家校劳动教育融为一体;四是多维评价劳动实践,即从过程管理评、劳动反思评、技能展示评、学分量化评四个维度来有效落实学生劳动素养目标的达成。 龙游县启明小学范泽文老师对瀫韵劳动课程评价链进行汇报,详细介绍了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实施和评价。龙游县启明小学从劳动教育者的初心出发,开发在地三大劳动课程资源,依托资源辐射多项劳动特色课程活动,并用劳动产品串联成评价链。学校设置了劳动基地,通过日常劳动和劳动辐射特色课程来落实劳动教育。评价链的建设是依托于劳动产品的联系,通过劳动知识与技能、劳动态度与责任感、创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以及劳动成果展示与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山高临上,引领方向 龙游县教研室教研员余菊仙老师作《工分簿+:劳动教育数字化评价体系研发与应用》主题交流。在政策指引、需求导向、现实状况的大背景下,以评价为抓手激励学生,需要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并与时俱进建设数字化评价平台,力争全员参与,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从而扭转“忙、烦、难”的尴尬局面。余老师表示要让评价简约而不简单,客观全面详实地记录,并做到统一下的多元。今后劳动教育工作的重点就是如何推运用这一数字化评价体系,实现由试点校向全县铺开,促进劳动教育的目标落地。 山高自可登临上,水深不妨涉足知。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劳动教研员郭云凤老师与在场的老师共同交流劳动评价。一聊,劳动评价的政策要求,要求老师们进一步了解研读新课标并研究落实浙江省劳动评价指南。二聊,结合劳动评价的实施现状,梳理了三个问题:1.重劳动形式轻劳动实践;2.劳动精神素养、效率落实不够;3.劳动活动缺乏整体性设计。三聊,劳动评价的实践建议,建议老师们在项目和教学过程中结合小学劳动评价指南的量表进行改善,架构各个学校特色的劳动评价体系,并希望能够及时整理、梳理评价素材、成果。 本次活动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大课堂的作用,切实提高劳动教育实效性,以小学劳动评价指南为引领,有效发挥劳动课程育人功效,不断夯实全市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深入推动小学劳动教育工作踏上新台阶。 (来源:龙游县教育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