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2082/2024-00347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省教育厅 |
生成日期: 2024-11-05 | 主题分类: 教育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浙江理工大学创新“三个三”推动联村共建走深走实 | ||||
|
||||
近年来,浙江理工大学坚持党建引领,通过“三级联动、三线齐发、三研并举”方式,推动5个艺术类学院全面开展联村共建,赋能乡村发展。目前已有30余个艺术院系党组织与乡村党组织建立联建关系,其中9个项目入选全省高校“百个艺术院系支部联村共建”名单。 一、三级联动,纵深推进,凝聚联村共建“牵引力” 形成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委组织部牵头负责,各有关部门、学院和基层支部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上下联动、全域推进。一是学校主动出击再拓新。经省委组织部、浙江共产党员杂志集团牵线,通过双向调研会商,学校与安吉县委组织部初步拟定了校地党建联建“十大协作项目”,后续将进行联建签约。二是学院责任落实再强化。学校将艺术院系支部联村共建纳入二级学院党组织年度党建与思政考核的重要观测点。各艺术学院制定“任务书”,将联村共建工作与“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和“强国行”专项行动等一体推进。三是支部对标对表再加力。各党支部细化时间表和路线图,9个重点项目已全部完成新一轮联村共建签约,梳理形成需求清单、资源清单、任务清单。 二、三线齐发,精准服务,提升联村共建“含金量” 发挥党建统领作用,以“时尚+设计+科技”赋能乡村文化。一是创新文化线。成立10余支艺术乡建服务团队,通过定制视觉形象系统设计等途径,重塑乡村物质空间与文化场景,目前已开展村落美化、布局等工程5项,打造的前路红色丝绸文化博物馆入选省级乡村博物馆。二是壮大产业线。以“学院+地方研究院+支部”的“组团式”服务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为常山县胡柚、辣椒等农特产设计品牌IP,助力小白石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首次突破100万元,助力三门县政府将冲锋衣新品发布搬进“潘家小镇”。三是激活人才线。向共建乡村选派“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文化特派员”等,组织培训班为联建乡村培训干部近100人次。组织艺术类党员、师生下乡开展艺术实践,打造“乡村美丽课堂”教育服务品牌活动,累计服务超2000余人次。 三、三研并举,系统总结,擦亮联村共建“辨识度” 坚持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着力形成一批有党建味、教育味、浙理味的新经验好做法。一是调查研究走得实。组织党员、师生走进乡村开展社会实践,聚焦村落保护、青年返乡创业、人居环境改善等系列主题开展调查研究50余项,获评全国“三下乡”优秀调研报告1篇。二是实践研究走得新。各基层党组织在学校“三联三共”党建联建模式基础上,创新推行“1+1+X”制,即“1名学校党支部负责人+1名乡村党组织负责人+若干项目负责人”,有效聚合联村联建力量。三是理论研究走得深。组建“研习小组”,邀请党史党建专家共同开展专题研究,设置课题纳入学校年度党建与思政课题招标立项,其中,《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的创新策略研究》和《党建联建视域下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研究》课题入选2024年省教育科学规划党建专项(高校)课题立项名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