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育报:让“真理的味道”历久弥新 浙江全力打造“真理的味道”大思政课品牌 | ||||
|
||||
在浙江,一堂思政课有着无数“可能”—— 上课地点可能在剧场里,也可能在田间地头…… 上课教师可能是来自大中小学的专职思政课教师,也可能是地方党政干部、校外专家学者、各行业先进模范…… 上课主题可能是红船精神、大陈岛垦荒精神,也可能是运河文化、丝绸文化…… 无数“可能”汇聚成一堂堂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金课”。这背后正是浙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推动全省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探索与实践。 迎着新一轮的号角声,浙江步履不停,全力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真理的味道”大思政课品牌,并将其作为高质量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主抓手,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真理之行:打造“行走的思政课” 暑期的浙江省档案馆,观者如潮。“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档案展正在此展出。 人流中有一支特殊的参观小分队——杭州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共同体中华文化传承实践团,由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以及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杭州市学军小学的师生共同组成。 浙工大实践团的成员是这支队伍的专属讲解员。在一幅幅照片、一条条家规、一封封往来书信前,他们耐心地解答着小队员们的疑问。跨学段式的对话,让大学生们觉得这不仅是在知识传递,也是一种情感的交融,不知不觉间党的理论与红色文化也更加入脑入心。 参观结束后,杭十三中教师陈思成为这支队伍准备了一堂干货满满的研学课。结合馆内的一手档案资源,陈思成带领学生一起探寻老一辈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家风故事,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表示,这样的实践活动是对思政课的创新,“打破了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思政课‘说教’形式,让课程变得生动活泼,通过实践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今年7月,浙江召开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发布了浙江省思政课实践地图。从南到北,由东至西,呈现在之江大地上的330个实践点被一一点亮,汇聚成循迹溯源、之江文脉、红色寻根、生态共富、新质科技等5个主题研学路线。 省档案馆正是其中一个实践点。今年暑期,省档案馆以“跟着档案去研学·从档案里看祖国发展”为主题,推出了研学讲堂、档案讲解、档案文创体验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研学活动。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充分结合浙江“三地、一窗口、一示范区、两个先行”的资源优势,用好浙江建设成就、优秀文化、红色资源等思政“富矿”,打造更多受学生喜爱的“行走的思政课”,让其充满浙江味、时代味、文化味。 与此同时,各设区市也在不断深挖实践育人资源,设计极具地方特色的思政研学线路——杭州市滨江区的青年学子可以从白马湖畔出发,前往高新企业体验最新科技成果,去感受浓浓的“高新印记”;温州市龙湾区的“研学巴士”串联12条研学线路,通过“点对点”的方式带领少年儿童感受城乡新面貌,探寻田野新变化,解读发展新理念;宁海县的“前童传统风貌保护大思政线路”鼓励学生以自身所学赋能乡村文创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省共计已有600余个思政实践点位和105条研学路线,而这张“真理的味道”实践地图仍在不断地更新迭代。 真理之研:建强“引路人”队伍 一年前,当看到第四届“思政星课堂”活动通知时,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新湖校区校长毛芳芳的第一感受是“挺突然的”。其实毛芳芳一直都在默默关注这项活动,但这是它第一次将参评范围从全省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扩展到中小学思政课教师。 今年4月,活动结果正式出炉。最终获奖的“我最喜爱的思政课老师”和“优秀思政课老师”共有20位,其中有10位来自全省各个中小学。 毛芳芳正是这十分之一,她难掩欣喜:“思政课教师越来越受重视了。”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让大学、中学、小学各个学段都能涌现出更多优秀的思政课教师,正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关键一步。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学生成长路上的优秀“引路人”从何而来? 在省域层面,浙江省教育厅采取由“厅里统一发布、学校分别招引”的方式为高校集中招聘思政课教师。同时,组织实施思政课教师“1151”培养计划、“一流辅导员”培育计划,着力培育100个名师工作室,着力培养10名领军人才、50名拔尖教师、10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 一些高校的思政专业也加大了招生计划数,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合格的思政课教师。不少中小学则通过选树省德育特级教师、班主任工作室领衔人、市教坛(德育)新秀、学科(德育)带头人以及落实班主任职称评定双通道制度等一系列扎实举措,激励各学科教师加入思政队伍。 由此,近年来浙江思政课教师数量有了较大增长,目前有高校专职思政课教师4100多人、专职辅导员7800多人,中小学少先队辅导员、道德与法治教师等12万人左右。 队伍有了,还要强起来。从事小学思政教学25年来,毛芳芳发现每年针对思政课教师的各级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越来越多,而且主题越来越鲜明。“近年来各类培训凸显思政育人合力,聚焦思政一体化和新教材实施推进,为一线教学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视角和更多创新的思路。” 今年3月,浙江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训活动举行。参会者既有浙江各地大中小学的350余名思政课名师、骨干教师、教研员,也有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塔里木高级中学的260余名教师。此外,还有1.5万余名思政教育工作者在线上参加研训活动。大家围绕一体化建设中的形势与对策、教学评价、课程目标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高中思政教研员王国芳鼓励各位教师,结合地方实际,勇于改变和实践,努力提升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高度和亮度。 未来,浙江将聚力一体化师资培养,坚持和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手拉手”集体备课制度,定期组织高校思政课教师走进中小学校同讲一门思政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培养,设立一批思想政治教育名师工作室,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讲真理”的能力素质。 真理之学:共绘育人同心圆 一堂全省示范的一体化思政“金课”是什么样的? 来自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市鄞州中学、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和宁波市镇安小学教育集团的一群教师给出了答案:围绕“共同富裕”主题,以乡村振兴为切入口,小学阶段在乡村漫步中“看”共富,初中阶段聚焦山海协作“话”共富,高中阶段解读湾底日记“探”共富,大学阶段通过创新创业“助”共富,4个模块层层递进,螺旋上升,有效衔接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 在浙江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示范“金课”展示活动中,这堂课例获得了特等奖。 打造一批像这样的示范“金课”,正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目标之一,其余还包括形成一套工作机制、孵化一批品牌活动、产出一批优质课程资源、形成一批高水平教学研究成果、培养一支优秀师资队伍等。 2022年,教育部在全国设立了32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浙江是其中之一。借着一体化共同体建设之机,令人欣喜的变化已在浙江大地上发生—— 打造了一批富有实效的思政育人共同体。去年4月,在省教育厅指导下,浙江成立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制定了联盟章程和工作方案。在省级联盟指导下,11个设区市已全部成立一体化建设联盟,形成了上下联动的一体化建设新局面,打响“真理的味道”大思政品牌。 形成了一些富有浙江特色的工作品牌。今年7月,浙江开通“真理的味道”微信公众号和“浙里爱上真理的味道”哔哩哔哩视频账号,并发布浙江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思维导图和浙江省思政课实践地图,搭建起“真理的味道”大思政品牌矩阵,用青年学子喜欢的方式,引导他们勇做“真理的践行者”。此外,还有湖州市的“绿水青山·湖思政”、台州市的“和合思政”、嘉兴市的“红船旁的大思政课”等具有各地特色的一体化建设品牌都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产出了一系列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浙江各高校积极开展一体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学理阐释,如浙江大学牵头研究如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浙江理工大学和杭州市钱塘区的共同研究成果发挥了咨政作用,等等。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真理的味道”大思政课品牌打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久久为功。下一阶段,浙江将抓好发力点,提升针对性,聚焦教育教学全流程、全链条,以“真理的味道”大思政课品牌创建为载体推动我省思政教育走在全国前列。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