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题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媒体报道】新华网:把科技播种在“梦开始的地方”
发布日期:2023-08-21 浏览次数: 字体:[ ]

科技特培员白岩(黄衣)在开展科技服务。


早晨7点不到,杭州市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的三叶青栽培基地里,浙江农林大学科技特派员白岩副教授已经在这里等候了。几位约好的农民一到基地,就跟着白岩学习高温情况下管护三叶青的技术。


科技特派员白岩(左一)与浙江农林大学校长沈希(右一)在交流科技服务工作。


白岩是浙江农林大学中药学科的专家,2020年开始担任大下姜的科技特派员——2019年6月,淳安县按照“跳出下姜、发展下姜”的思路,在不打破行政区划的前提下,以下姜村为龙头,整合周边20多个村,成立了“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在她的技术支持下,当地现已培育三叶青优质种苗50万株,筛选高产抗冻株系4个,新建种植示范区150亩,对于帮助农户增产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


浙江农林大学科技特派员在田间地头开展服务。


浙江农林大学社会合作处处长刘兴泉介绍,从2020年开始,浙江农林大学选派了一批科技特派员到大下姜开展技术服务,成立了水果、香榧领域2个专家工作站,建立了6个专家博士工作站。“学校自2020年5月帮扶大下姜以来,构建起‘乡村振兴智囊团+省级科技特派员+市级科技特派员+团队科技特派员’的服务模式,聘任20多名不同专业特长的专家教授担任科技特派员。”白岩就是其中一位。


科技特派员喻卫武(左三蓝短袖)在开展科技服务。


和白岩一样,科技特派员喻卫武教授这几年也一心扑在服务大下姜的香榧产业中。经过几年的努力,当地香榧亩产由原先的不到300斤增加到800斤左右,大大增加了农户的收入。此外,他还指导当地百姓引进香榧新品种3个、推广新技术5项,新发展香榧造林面积500亩,建立示范基地400余亩,开发开口香榧籽、脱衣香榧仁新产品2个……


科技特派员徐凯(握着剪刀者)专家在开展科技服务。


针对大下姜水果产业发展中的困境,科技特派员徐凯教授先后30余次到当地开展猕猴桃、葡萄、草莓、火龙果等果树栽培技术服务,帮助当地果农引进并免费提供20余种1000余株优良品种,义务开展生态轻简化高效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肥水智慧化精准管理等技术培训。


科技特派员赵阿勇(右二)专家在大下姜开展科技服务。


科技特派员赵阿勇教授针对当地生态肉鸡养殖中寄生虫病引起的死亡率高等问题,通过改善动物体质、肠道健康调理等技术措施,建立了高效的免疫健康养殖技术体系。


浙江农林大学科技特派员在田间地头开展服务。


截至目前,浙江农林大学共组织逾300人次的科技特派员到大下姜,特派员们通过手把手传授技术、实地解决难题、开展技术讲座等方式,使当地的中药材、香榧、高粱等产业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弱到强,得到快速发展。


浙江农林大学科技特派员在田间地头开展服务。


“浙江农林大学的科技特派员特别用心用情,老百姓一个电话,他们就赶过来进行技术指导,往往连交通费都自掏腰包,让我们很多老百姓很感动。”枫树岭镇党委委员赵红香说。

浙江农林大学校长沈希表示,作为省属重点建设农林类高校,学校始终牢记嘱托,深耕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了一大批科技特派员助力三农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取得了累累硕果。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