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关注

浙江日报:走进“‘八八战略’在身边——‘青马向上’”研学营 一场青年与青年的思想碰撞
发布日期:2023-04-13 浏览次数: 字体:[ ]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动员全党上下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青年一代,应该怎样沉到基层,做好调查研究?

带着这个问题,一群浙大学子从杭州奔赴磐安,寻求答案。4月8日至9日,“‘八八战略’在身边——‘青马向上’”研学营活动在磐安举行。30余位浙江大学学生骨干与20余位磐安县“向上青年”在多个研学点,以问题为导向开展“麻雀解剖式”调研。

纸上得来终觉浅

大兴调研之风,深入田间地头,青春的跃动在磐安县尚湖镇荡漾起层层涟漪。

什么是“青马”?“青马”是指浙江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生骨干)培养学院,15年来累计培养了600余位优秀学员。“向上青年”则是磐安县2021年组建的青年理论学习宣讲实践团体,由小镇青年、机关青年、返乡创业青年、省市挂职青年、青年乡贤等群体组成。

“浙大同学想了解基层的故事,而我们又有提升理论水平的需求,正好互补。”“向上青年”代表张博文告诉记者,作为山区26县之一的磐安经济欠发达,青年的理论水平需要提升,眼界也需要开拓,浙大学子专业的理论功底和创新的思维见解,能够为基层注入更多活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校地合作的模式颇受基层欢迎,原因在于基层市县往往受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限制,缺少出谋划策的“智囊团”,而高校虽然占据了人才优势,却苦于“纸上得来终觉浅”,期望到基层一线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因此双方“一拍即合”,实现互利共赢。

4月8日,学员在尚湖镇围绕工业经济、基层党建、新型农业和文旅产业四个主题开展调研。“我们将学员分成四组,由青年社科学者带队前往各个调研点,查找当地存在的痛点难点。”浙江大学团委副书记徐本涛介绍。

走进岭干村,村第一书记王人骏开门见山地说,今天就是请大家来帮忙出谋划策、解决难题的。有哪些难题?他坦言,在省委宣传部的结对帮扶下,岭干村在道路提升、产业扶持和文化建设等方面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人与地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景区与村庄的矛盾,仍制约着村庄发展。经过和村干部的一番交流,学员把收集到的问题总结为一个——如何依靠党建引领化解矛盾纠纷,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围绕这个话题,大家分头进行走访,并提出对策建议。

“在这里,我看到了最真实的基层,和当地村民的交流让我对书中学过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生动和具象的理解。”浙江大学2020级本科生陈玥元说。

用身边事解读“大道理”

“八八战略”,大家耳熟能详。浙江正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有了新的目标定位,“八八战略”还能适用于浙江的发展吗?

4月9日,在位于玉山古茶场的辩论会现场,浙大“青马”学员与磐安“向上青年”自由组队,你一言我一语,围绕“八八战略”展开火热讨论。

不难发现,近年来,浙江不断推动理论宣讲从台上回到台下。这样一个开放的讨论空间,让平时不敢轻易对理论发表观点看法的青年们畅所欲言,而不仅仅只做概念和语录的“搬运工”;这样一种自由辩论的模式,是浙江青年用自己的方式宣讲“八八战略”的有益尝试,目的在于真正用理论和思想的力量影响更多人。

研学营活动期间,“青马”学员代表来到磐安中学,与中学生就学业提升、青春逐梦等主题进行经验分享与交流;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包大为等进行了理论宣讲。在谈及研学感受时,多位学员表示,此次研学将宏观和微观结合起来,既有理论解读,也有基层实践,是立体化的学习体验。

两天的研学营能够产生什么样的长期效果?这也是浙大“青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接下来,我们会在重大时间节点开展多种形式的理论联学联讲活动,同时设立浙大‘青马’磐安实践调研点,定期开展研学活动。”徐本涛说。

“青马向上”合作备忘录也由此诞生,双方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比如,定期邀请“向上青年”领航导师到磐安授课讲学;为浙大“青马”学子到磐安就业创业提供“一对一”的信息咨询和对接服务;设立“青马向上 尚学守望”青年志愿服务驿站,定期在浙大“青马”学子与结对中学学生中开展“面对面”交流活动;为“向上青年”优先提供浙大学习培训机会、学术讲座资讯等。

据了解,此次研学营活动由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指导、共青团浙江大学委员会等主办。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