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评价改革 智慧助力师生成长
——杭州市景华小学举办“智慧景行”评价改革推进会 |
||||
|
||||
3月18日下午,杭州市景华小学举办了“智慧景行”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推进会暨指向提升教师评价素养的校本研修开放日活动、凯旋教育集团骨干研修活动。 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沈美华、华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教授程亮、上城区教育评估与监测中心主任伍小斌、上城区教育学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吕琼华、凯旋教育集团理事长严国忠等5位专家莅临指导。一同参会的还有杭州市凯旋教育集团骨干班学员、上城区部分学校师训管理员、景华小学全体老师以及家委会代表。 伍小斌在致辞中肯定了学校高站位推进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探索出“智慧景行”作为评价平台助力学校发展,同时也正成为区域内多校推进的范式。“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多一名好学生。”他强调评价在小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通过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找到自己的发展可能。 何霞校长介绍了“智慧景行”小学生综合评价工作的整体实施。“智慧景行”学生综合评价系统将学生、教师、家长以及学校邀请的外部教育资源彼此互联,实现以网络为中介的互动与交流,典型场景的应用实现了“育人过程看得见”,让以“人”为中心的全方位立体评价成为可能。通过数字赋能构建了学校教育新样态,重塑了学校的治理体系,变革了教与学的方式,创设了智能教育环境。这样的评价让教育生态实现了“教师活起来了,学生乐起来了,课堂动起来了,家长围过来了”的良性循环。 陈超超副校长以“看见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为主题,就“智慧景行”在德育方面的实施进行了介绍。基于“智慧景行”的德育工作体系以信息化服务平台作为线上的保障层,辅之以相应的德育工作制度作为线下的保障层。学校关注个体学生的纵向发展,也关注着整体班级的横向比照。看见学生个人的努力与成长,也重视个体在集体中的能量传递。 应淑群副校长以“以评促学 助推发展”为主题,就“智慧景行”在教学方面的实施进行了介绍。立足新课程的实施、强化过程性评价、探索增值性评价、建构学业评价体系,关注学生个体纵向发展情况,注重评价的正面引导。整个评价平台做好由点及面的记录,刻画学生个体不同阶段的发展轨迹。 吴蓬勃老师和同学们为大家展示了图书馆课程《讲给孩子听的美术故事》,该课例从一幅画的背景介绍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诗句、色彩等寻找和观察分析人物特征,最后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读从一幅画里得到的研究报告,无形中对千古名画《韩熙载夜宴图》进行多角度的赏析。体现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魅力,展现了学习评价在课堂中的应用。 张沈悦老师带来了《尽精微,致广大》的观点报告,她结合学校的项目案例,对跨学科学习的前、中、后三个阶段进行了评价量测方式的说明。跨学科学习可以通过利用学习单,激发学生兴趣,在任务过程中利用形成性评价,推进学生任务的完成,促进学习反思。同时,通过多元化评价,让学生看到个人能力的定位,看到小组成果的定位,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发展了核心素养。她还和大家分享了美术组在“智慧景行”平台中的美育评价,提出了通过美育花园的形式进阶评价的方案。 与会专家和代表就评价改革阶段性成果进行了研讨。 会议总结阶段,程亮肯定了“智慧景行”在家校社协同教育中的作用,也肯定了评价驱动改变的发生,同时也为评价的实施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沈美华表达了对学校综合评价实践的敬意,也肯定了学校和老师迎难而上的勇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需不断迭代,能让教师看见每一个孩子的每一个方面,孩子能够看得见自己的努力,家长能够看得见孩子成长的足迹。 (供稿:杭州市上城区教育评估与监测中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