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题 > 教育评价改革 > 校地风采

厚植多元化素养促新能,聚焦表现性评价展新程——海曙区举办“素养立意的小学生表现性评价”专题研训
发布日期:2023-11-28 浏览次数: 字体:[ ]

为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政策,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期许,探讨表现性评价的综合应用,以注重核心素养立意为出发点,海曙区举办了为期三天的“素养立意的小学生表现性评价”专题研训。此次研训于2023年11月23日在宁波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开班,共有59位海曙区教师参加培训。

【方张松·小学生评价改革与表现性评价】

23日上午,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评价部方张松主任从新时代中小学考试评价改革的时代方位及改革方向为切入点,展开了《小学生评价改革与表现性评价》专题讲座。围绕课程改革牵引出推进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技术、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路径与方法和中小学考试命题改革的实践与探索的相关认识。

【闫艳·科研成果的表达:写作】

23日下午,宁波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闫艳处长详细构述了怎样从编辑的角度去写作。闫处长的《科研成果的表达:写作》这一讲座从教育随笔、论文写作、课题申报书的灵感、格式、内容、投稿要求等方面将写作的要点一一陈述。并以其自身写作经历为例,引发参训教师的共鸣和更深层次的思考。

【毛玮洁·指向核心素养的表现性评价开发与应用】

24日上午,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毛玮洁博士着重从理论方面阐述了何为表现性评价,且指出了理论方面如何与实践目标进行融合的方法。围绕从表现性评价定义中所提炼的三个要素“评价目标、表现性任务、量规”和“真实性”、“关键挑战”等核心词汇,以相关实例生动解释了表现性评价的开放性和复杂性,并通过不同思维方式和角度呈现了不同学科的表现性评价任务设计。

【郑宇醒·表现性评价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4日下午,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研评部郑宇醒主任以其自身为例,进行了《表现性评价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的专题讲座,以论文实例分析研究思路和写作思路,生动展现将课程标准如何转化为层级目标再最终转化为表现性评价的过程和方法。

【曹强·基于素养的表现性评价设计】

25日上午,嘉兴市南湖区教育教研培训中心体育教研员曹强老师从体测出发,提出了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全员体育文化的构建有力促进了近年来中国学生的体质有益发展的结论并分析了原因。随后,结合体育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性评价任务,将“关键问题需问题引领,最后由学生进行总结提炼”这一方式灵动地呈现在了《基于素养的表现性评价设计》专题讲座中。

【狄海鸣·表现性评价的质量管理工具——iPRT模型】

25日下午,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狄海鸣副院长从视频成果导入,并结合美术、数学、语文等学科简单地阐述表现性评价在学校的落地生根和改革呈现。根据表现性评价量表中效度与信度的要求,详细说明了如何用iPRT模型进行研究,并通过数据的导入、计算、呈现、总结,对表现性评价的数据化操作有了新的认知和应用。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此次研训不仅提供了表现性评价理论上的相关支持,也有实例与理论相结合的成功教学案例和测评体系。同时促进了海曙教师们对于表现性评价的认识和理解,相信,经过本次研训,教师们也会将表现性评价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让“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得以精准落地。

(来源:海曙区教育局)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