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关注

中国教育报:“双减”一年我来说丨杭州市竞舟小学教师赵纯娴—— “双减”使我的教学水平提高了
发布日期:2022-07-26 浏览次数: 字体:[ ]

我是一名教龄8年的语文教师。回望这一年,“双减”对于师生的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双减”是减负而不是减学,我的课堂不应一味追求成绩,而要倡导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书,以跨学科的知识视野,自主关联周围世界,助力孩子成才。这自然给了我更多的挑战,也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

“双减”之下,如何设计一份适应不同基础的菜单作业、构思一篇考查思维能力的阅读练习、创设一个真实又有趣的教育情境,如何让学习真实发生,与孩子一起进步,成了我日常教学活动中考虑的主要问题。

对于教师来说,除了作业设计,作业的反馈与跟踪也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我也进行了一些探索。自行梳理字词与必背内容,分享与交流“拾分单”;自选好书完成“流动式”批注,跟帖回答“悦读卡”;根据自主发展需要,制定科学性“增值方案”……创新教学、多元评价,让作业不再成为学生“要我做”的负担,而是成为“我愿做”的常态。

对于学生而言,周末被培训班充斥的时光成为历史,而平日里作业量的减少,也让学生有了更多自主安排的时间。学习的主动权被交付给学生,学生有了健康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双减”之下,教师需要顺应改变,主动创新接过时代的接力棒。如此,才能更好地助力孩子成长。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