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 基础教育
索引号: 002482082/2022-00048 文件编号: 浙教办基〔2022〕7号 发布机构: 省教育厅
生成日期: 2022-01-25 主题分类: 教育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下达跨地区教共体结对学校及帮扶民生实事任务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01-25 浏览次数: 字体:[ ]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

“支援山区26县和6个海岛县组建跨地区教共体结对学校500所”列入省政府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根据省政府办公厅有关通知要求,经研究,现将2022年跨地区教共体结对学校及帮扶民生实事任务下达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落实工作要求

(一)结对任务。安排8个设区市的50个县(市、区)支援7个设区市的山区26县和6个海岛县组建跨地区教共体,下达结对学校任务数506所(详见附件1、2)。分解给各市、县(市、区)的跨地区教共体结对学校任务数为保底数,不得下调。

(二)结对要求。支援地应安排城镇优质学校参与结对,受援地城乡学校均可参与结对,每个支援地至少应有1所初中学校参与结对帮扶。各地可将已建立的“互联网+义务教育”跨地区结对学校优先安排为跨地区教共体结对学校。区域结对关系已发生变化的,原结对学校可作调整。

(三)帮扶周期。本轮跨地区教共体结对学校帮扶周期原则上应与区域结对关系周期(即“十四五”期间)一致。

二、明确进度认定

(一)明确结对名单。受援地、支援地的县(市、区)教育局联合发文明确跨地区教共体结对学校名单及帮扶任务、帮扶周期等(完成该项占总进度的30%)。

(二)举行结对仪式。受援地、支援地的县(市、区)教育局举行跨地区教共体学校结对仪式(完成该项占总进度的10%)。

(三)落实帮扶任务。跨地区教共体结对学校2022年帮扶任务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基本任务(每项完成占总进度的10%,任务不分先后):

1.两地师徒结对:每所支援校至少安排3名优秀教师按1:3比例与受援校教师建立师徒结对关系,每组结对的师徒开展线上或线下传授指导活动不少于5次;

2.异地跟岗锻炼:受援校至少安排1名教师在支援校异地跟岗锻炼,每名教师跟岗锻炼时间不少于1个月;

3.线上线下示范课:每所支援校向受援校开展同步课堂或送教下乡示范课累计不少于10节;

4.线上线下集体教研:每所支援校与受援校开展教师集体网络研修或教师线下集体教研活动累计不少于10次;

5.线上拓展课程:每所支援校向受援校共享1门用于课后服务的线上拓展课程;

6.学生集体交流活动:受援校、支援校间开展学生集体交流活动(包括文体活动、劳动实践、研学实践等)不少于1次。

三、加快落地见效

按“能早则早、能快则快、能多则多”的总体要求,各地要抢时间、争主动、快推进,推动民生实事快速落地见效,确保实事任务的阶段目标和全年目标保质保量完成。

(一)总体进度倒排。各地应在2月10日前确定参与跨地区教共体的结对学校名单、帮扶任务、帮扶周期等;3月15日前举行由支援方与受援方教育局及学校负责人等参加的跨地区教共体学校结对仪式;3月底前结对学校间确定师徒结对关系;3月底、6月底、9月底前,各地完成结对帮扶进度分别不低于40%、60%、80%;11月底前,各地应全面完成2022年度结对帮扶任务。

(二)任务完成倒排。明确各设区市分季度全面完成教共体帮扶任务倒排计划(见附件3)。请设区市教育局统筹安排,重点推动原有结对基础的一批学校在上半年率先全面完成年度结对帮扶任务。

四、强化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县(市、区)教育局要高度重视,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部署、推动落实;成立由局领导牵头的跨地区教共体实事工作专班,明确基教、教师、计财等业务处(科)室和教育技术、教研等业务单位职责,分工协作,确保实事顺利推进。各地教育局在实事推进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应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会同有关部门快速协调解决。

(二)加强跨地沟通。支援地与受援地教育局、支援校与受援校之间要建立畅通高效的协调机制。各市、县(市、区)教育局要加强跨地统筹协调和指导,及时协调解决两地同步课堂交互设备配置和技术调试,确保跨地区帮扶活动顺利开展。为便于横向联系,已将实事任务责任领导、民生联络员的联系方式发各地教育局。

(三)落实经费保障。各地教育部门会同财政等部门切实保障落实省政府民生实事所需的设施经费、工作经费等。省教育厅商省财政厅将安排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跨地区教共体建设。具体另行发文明确。

(四)推动扩面提质。按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要求及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各地应持续推动县域内城乡教共体扩面提质,在高质量完成跨地区教共体结对帮扶任务的同时,统筹谋划推动县域内和跨地区教共体建设,确保2022年教共体覆盖到区域内90%的公办义务教育学校。

(五)加强宣传力度。各地要积极挖掘和培树典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跨地区教共体经验做法。省教育厅将遴选公布一批跨地区教共体的区域、学校典型案例。浙江教育报刊总社和各地有关媒体要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宣传,提升跨地区教共体的影响力,推动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增强山区、海岛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共享共富成果。

请受援地的县(市、区)教育局会同支援地的县(市、区)教育局抓紧对接商定跨地区教共体具体结对学校名单,填写《2022年跨地区教共体结对学校名单报表》(见附件4),由受援地所在的设区市教育局负责汇总审核,于2022年2月15日前报送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联系人:张黎,联系电话:0571-88008831。

附件:1.2022年跨地区教共体省政府民生实事设区市任务分解表.doc

   2.2022年跨地区教共体省政府民生实事县(市、区)任务清单.doc

  3.2022年各设区市分季度全面完成教共体帮扶任务倒排计划.doc

  4.2022年跨地区教共体结对学校名单报表.doc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

2022年1月24日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