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关注

浙江教育报:浙江齐心发力 “双减”全面落地
发布日期:2021-09-16 浏览次数: 字体:[ ]

新学期以来,浙江校园里的“动静”格外多——课后托管服务全面覆盖、课外补习压力消弭、课堂教学返璞归真……

国家和全省“双减”政策相继落地后,各地各校纷纷发布具体实施细则,结合原有基础,有步骤、有重点地推动各项减负工作走深走实。

教育生态上的清新之风,正徐徐吹来——

杭州:校内校外“手牵手”

“双减”政策下,小学晚托班全面铺开。当其他学校还在对接社会资源入校事宜时,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与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滨江分中心的联手协办课程已经走过第3个年头。3年来,学校的课后服务课程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喜爱,射击、武术等更成了“明星课程”。一些特殊课程还直接将教室搬入了青少年活动中心。

除了每周组织学生来滨江青少年活动中心选课走班,“双减”政策下,滨江青少年活动中心还反向将教师资源输出到学校,在校内开设体育、科创、美术等俱乐部,帮助学生多元化发展。

在杭州市,滨江区于2017年11月率先试点课后服务工作。经过不断发展,涌现出不少像滨江实验小学这样的课后服务新模式。

“双减”实施后,钱塘区推出了“1+T+X”特色学后托管服务,托底学生学习,增强学生体质,关注学生情绪和兴趣发展,受到广大家长、学生的欢迎。“1+T+X”的特色学后托管服务,分别指自主作业、体育锻炼和兴趣3个方面。学校通过重构一日时间安排、改革学校课程实施、改变学习方式,真正做到减负提质。

在体育活动类和兴趣活动类项目中,各校都不同程度地引进了校外专业教师或资源。比如,金沙湖实验学校、文清小学、养正小学等都建有九阳厨房,学生们在学校里就可以上烹饪课,接受家务劳动教育。钱塘区还有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职业院校,这为学生们参加汽修、烹饪、空乘等职业体验和劳动教育提供了便利。

“双减”政策后,钱塘区青少年宫也调整了课程结构,撤销了英语、写作、思维训练类兴趣培训课程,以社会实践类和公益活动为载体,着力开发和实施沙画、陶艺、茶艺等以综合实践类为主的新课程,目前共推出46个班,开放了800余个名额。

宁波:优化配置 加大投入

近日,宁波通过编制资源重点倾斜、放权赋能优化结构、科学评估提升效益等方式,第一时间助力“双减”政策落地落实,加大对基础教育“看得见”的支撑保障。

“根据中央、省、市关于‘双减’和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等政策精神,各地要根据学生规模和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统筹核定编制,配足配齐教师——在这个方面,宁波早有谋划。”宁波市委编办相关处室负责人说。

据悉,截至目前宁波全市共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4.6万余名,其中小学2.4万余名、初中1.4万余名、高中0.7万余名,合计超出国家基本标准核定编制0.3万余名。

宁波市县两级党委编办会同教育等相关部门,摸清底数、科学测算、系统研究,坚持“重基本、优先补”的理念,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保障。今年宁波市已核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1100余名,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数已占宁波全市事业编制总量的31.38%。

为了体现对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视,宁波创新实施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编制总额,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分配、动态调整的管理模式,大力推进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跨学段、跨学校统筹调配,今年已划转430余名高中学段编制至义务教育学段,进一步优化编制资源配置结构。

相关部门还根据《宁波市机构编制评估办法(试行)》,部署开展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调研评估工作,全面评价中小学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并以此动态优化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资源配置。不久前,宁波市委编办就根据调研评估结果,向该市高新区调剂补充60名中小学教职工编制。

此外,作为全省首个试点暑期托管的地市,宁波也在进一步探索延伸课外服务的范围。如镇海区教育局在关于落实“双减”政策的告家长书中提出,将研究双休日校园开放事宜。江北区教育局在相关文件中表示,各初中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面向全体初中学生提供双休日学校开放服务,内容包括指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与答疑、补短提升,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各类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

温州:课后跟着在线平台学

9月4日晚上7时,乐清市乐成第一中学学生蔡伊恬在自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信息传导方式存在疑惑,她将疑问发在了“学问通”上。10多分钟后,一份详细的分析解答传了回来,还附上了中枢神经系统图解和鼓励的话语。这些内容是由平台另一头,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骨干教师陈宏敏发送的。“不受距离的限制,每个学科都能得到名师一对一辅导,还不用花钱,真是太好了。”蔡伊恬感慨。

2017年开始,温州政企校三方联动建设中小学生在线答疑平台,以公益化、全免费满足群众需求,以个性化、全学科满足学生需求,以均衡化、全名师满足质量需求,集中力量打造了集名师答疑、课堂直播、课程点播等系列功能于一体的“学问通”线上服务系统。

经过4年多的运行,平台已开通中小学文化类学科10门,2000余名市级“三层次”名优教师入驻,常态化开展答疑3万多人次,有效解答问题2.5万个,互动答疑总时长超过800小时。其中,开设名师直播讲座152场次,收看量接近4万人次。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答疑需求,平台设计了4种场景供自主选择:个性问题可通过“多媒体”提交;共性问题可观看“点对面”名师直播;同一知识点可在“数据库”匹配查找;深入解析可与教师“同屏幕”互动。

答疑的质量如何,关键还得看教师。为此,温州市教师教育院为“学问通”特别筛选优秀教师,组建“最强大脑”。针对各地教师资源不均衡的现象,答疑教师库的教师是从市本级和各县(市、区)遴选的各学科“三层次”骨干教师及名师工作室成员,共2000余人,保证每天每个时间段每个学科都有多名教师在线答疑。教师的答疑次数和收到的学生满意度评价,都与骨干教师评价考核挂钩。“为其他学校学生答疑,我们有了更多样本,通过比对分析,还能找到原本教学中的不足,对我们来说也是重要的学习过程。我会及时调整优化,再反馈到线下教学中。”陈宏敏说。

金华:数字赋能精准“监管+服务”

“为了能排出一张最为合理的课后服务课表,我和团队花了3个晚上,前后排了4种方案。”开学后,金华市金东区曙光小学教务处主任傅赛萍多了一项工作,这也是新学期推行课后服务的全省小学和初中共同的“烦恼”。

9月2日,金华市教育局召开“金托管”课后服务平台使用培训会议。“这是我们刚开发完成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学校会通过平台发布托管课程、授课教师和授课标准等。学生完成选课、缴费后,平台会生成经过最优选择的课后服务课表和组班名单。教育主管部门也可通过该平台实时掌握各县(市、区)、各校参加托管学生人数、所报课程情况、家长评价情况等。”金华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钱胜军介绍,目前该平台正在金华市区的3所小学进行试运行,初步反馈效果不错。接下来,他们还会根据试点情况,优化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机制,计划本月底在全市小学、初中推开。

而另一个困扰家长的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难题,在金华也有了破解之道。今年6月,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金信培”在“浙里办”正式上线,金华全市所有校外培训机构均已纳入其中。打开这个平台,可以查询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信用等级、课程设置、教师资质等情况,还能线上选课报名、付费,查看课表管理等。

不仅如此,“金信培”还实现了教育行政部门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一站式监管。通过“金信培”,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对机构进行有效审核和监管,还能发布培训机构黑白名单、信用等级及风险预警。更重要的是,平台能实现多部门联动。例如,对接公安部门审核教辅工作人员的犯罪记录等信息,对接金融机构了解各培训机构唯一培训费资金专户情况,系统分析校外培训机构的资金专户信息、最低余额、资金提取异动信息等,按相关标准推送预警通报信息等。

嘉兴:减负首在减作业

参与体育锻炼、亲子阅读、做家务、练习乐器……9月5日,桐乡市濮院茅盾实验小学学生迎来了本学期的第一个“无作业周末”,学生们有了充足的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据悉,该校将每月5日定为全校“无作业日”,若5日恰逢周末则为“无作业周末”。在“无作业日”,教师不得给学生布置任何学科类作业,而要引导他们积极开展体育锻炼、特长训练、家务劳动、亲子游戏等实践类活动。

学生减负,首在减作业。8月20日,嘉兴市教育局出台《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的实施办法》。其中,十项行为被明确列入负面行为清单,包括了难度“超纲”,题量过大,偏题怪题,惩罚性、重复性、随意性作业,需要家长完成或代劳、通过电子方式布置(发布)的作业,还明确禁止教师在群里发布学生作业情况、家长代批作业、只布置不批改、批改方式随意等情形。

据了解,该实施办法还分别对学校、教研部门的职责进行了具体明确,并制定了详细的执行机制及保障措施,以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长效管理机制和监督检查执行机制,提高教师设计作业和运用作业改进教学的能力,实现“轻负担高质量”,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意见一出,各地各校纷纷出台方案,开展探索。例如,海宁市推行自编作业,完善教研组备课组工作制度,开展以作业与评价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帮助教师掌握作业设计、命题、批改分析、讲评等技术,倡导教师自主编制作业,合理改编现成作业,推进作业校本化。海盐县则着力把好学生作业“三个规范关”,即“作业内容规范关”“作业布置规范关”和“作业批改规范关”。实施作业精准分层布置、分层管理,全面压减学生作业总量,控制好学生作业时间。

衢州:多方合力 共助“双减”

9月9日下午,团衢州市委“红领巾助力5+2”公益服务项目走进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为学生们带来了互动游戏、防诈讲座、手工体验等活动。

本次助力行动以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菱湖、新湖、悦溪三个校区为试点,第一批进入课后托管服务的活动课程有红领巾公益课堂、红领巾游戏嘉年华、红领巾劳技实践活动等,积极探索并打造共青团参与课后服务的工作样板。

“双减”政策的落地落实并不是教育部门一家的事,衢州市广泛动员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力量,开放场地、派出专业人员,共同开展专业且富有意义的拓展课,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辅导帮助。

与此同时,为助力“双减”政策落地落实,进一步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在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衢州市妇联充分利用市妇女儿童服务中心阵地,组织推出了“多彩童年促成长”系列公益课后服务活动,首期开设了少儿围棋、象棋、书画、演讲与主持4个主题趣味课堂,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多彩周末。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市妇女儿童服务中心还将组织开展“向阳花开”关爱儿童成长研学活动、儿童课外阅读系列活动、亲子烘焙手工活动等课程,进一步丰富儿童校外生活。同时依托家庭教育讲师团,开展“双减”背景下家庭教育指导等系列讲座,引导广大家庭树立科学育儿观念,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