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2082/2020-07001 | 文件编号: 浙教厅提〔2020〕130号 | 发布机构: 省教育厅 |
生成日期: 2020-07-06 | 主题分类: 教育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温46号建议的答复 | ||||
|
||||
浙教厅提〔2020〕130号 蓝德云代表: 您在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要求加大泰顺教育扶持力度,推进“学在泰顺”布局加快浙南山区教育现代化的建议》(温46号)收悉。经研究,并结合省委编办、省财政厅的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教育,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基础教育方面,我省长期坚持以均衡为主线,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以教师为关键,以服务为宗旨,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着力改善薄弱地区学校和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各地各级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升。2015年浙江成为最早实现省域内所有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的五个省(市)之一。同时,省政府实施山海协作工程以来,我厅高度重视,全省教育系统紧紧围绕帮扶欠发达地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在资金援助、学校结对、教师培训、职业教育、学生资助等方面深入开展了四轮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泰顺县与温州市本级、温州市鹿城区开展结对,并且在今年3月顺利通过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市、区)评估。 您提出的加大泰顺教育扶持力度的三点建议针对性很强,有的是我省目前正在做的,有的是将来要重点推进的,十分具有借鉴意义。 一、关于加大对泰顺教育资金扶持力度 为确保预算管理工作规范、公开和透明,我省市、县(市、区)教育发展专项等转移支付资金,均采用“因素法”进行分配,主要考虑重点任务完成情况和绩效考核情况等因素,同时结合省财政“两类六档”分类分档因素(泰顺县转移支付系数为最高的1),来确定各地分配金额和分配方案。近几年,省财政结合泰顺实际逐步增加补助经费,以义务教育补助为例,省财政根据学生人数等因素安排泰顺2020年补助资金3551万元,较2019年增加474万元;结合泰顺社会资本投入情况,下达民办教育补助专项经费597万元,同比增加219万元。 二、关于追加泰顺县中职和学前教育教师核定编制数 2019年,中央编办、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出台的《进一步挖潜创新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盘活用好现有事业编制资源,优先满足中小学教育需要。加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市县调整力度妥善解决各地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需要。今年全省编办主任会议上,省委编办对落实中央编办文件要求,推进教职工编制根据教育发展所需跨学校、跨学段、跨区域调剂这项工作进行了部署。 截至目前,泰顺县教育系统共核定教职工编制3015名,占全县事业编制总量的40%,全县尚有事业编制空编627名。按照机构编制实行分级管理的原则,泰顺县教育事业的编制需求可先在当地事业编制总量内予以解决。 下一步,省委编办将指导市县机构编制部门会同当地教育部门,进一步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积极引导优秀教师资源向农村、薄弱地区流动,促进县域内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切实推进教育公平。 三、关于加大对泰顺学校结对帮扶力度 2019年,省政府将“全面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推进1000所中小学校结对帮扶,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列为民生实事项目,开启了我省“互联网+”的新型教育帮扶机制。2019年全省共落实1458所义务教育城乡学校结为对子。建立了县域内城乡、市域内跨县、省域内跨市三种城乡学校结对模式,受援的乡村学校占全省义务教育乡村学校的60%,首次实现全省300多所乡村小规模学校受援全覆盖。建成了满足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全省推行面向学生的城乡同步课堂、远程专递课堂和面向教师的网络研修、名师网课集体观摩等四种帮扶形式,极大促进了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公众好评率达到99.7%。 目前三种结对模式中,省域内跨市结对比例相对较低,主要由各设区市教育局牵头,根据我省第四轮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已经建立的政府间“56对29”的对口支援关系,在原有线下已有合作关系的学校基础上开展结对。根据结对关系,2019年泰顺县主要采用了县域内城乡和市域内跨县两种结对模式,部分学校相应与温州市本级、温州市鹿城区的学校开展结对。从去年“互联网+义务教育”帮扶实效来看,要兼顾两校的校情、师情、生情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一味追求名校或两校差异过大,反而不利于帮扶对象提升办学水平。 今年5月,我厅党委会专题研究了“互联网+义务教育”实验区建设工作,印发了《关于做好“互联网+义务教育”实验区建设和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扩面提质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强化“窗口意识”,进一步提质扩面,着力打造浙江“互联网+义务教育”窗口工程。今年计划“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结对学校数量增加到2000所,乡村学校受援覆盖面达80%,目前,已帮助泰顺县罗阳镇岭北中心小学与杭州市天长小学成功结对。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泰顺县实际需要和各地上报新增支援学校的有关情况,合理确定结对帮扶对象,全力助推“学在泰顺”教育品牌战略的实施。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联系人: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梁永辉,电话:0571-88008916) 浙江省教育厅 2020年7月3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