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 教育动态
索引号: 002482082/2020-00158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省教育厅
生成日期: 2020-03-12 主题分类: 教育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杭州市下城区教育局点面结合深入开展心理防护和心理危机干预
发布日期: 2020-03-12 浏览次数: 字体:[ ]

疫情当前,为做好下城区师生的心理防护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及时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疫情心理危机事件,下城区教育局及时成立疫情防控期间心理援助工作小组,迅速制定了《关于疫情心理防护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方案》。并邀请23位省市区乃至国家级心理专家组成专家团,与系统内69位志愿教师一起为下城区师生提供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

一、面向全体:建立平台提供“1+1+1”心理微服务

一是建立一个心理援助平台。开放疫期学生居家学习背景下向区域学生、家长提供心理援助的“QQ群+小程序”联动平台。针对家长关注的问题,打开在线直播通道,由心理专家和志愿者开讲座并互动答疑解惑。2月14日晚起进行第一期直播,目前已开展近十期。同时根据学生、家长需求开发防控期间“武林家长智库”平台的特别资源,提供心理防疫健康知识清单,通过图文、音频、视频辅助做好疫情心理防护工作。

二是开通一条心理专线。组建一支由各中小学、幼儿园心理站长、骨干心理教师组成的69人心理咨询团队,联合中国教科院德育与心理特教研究所14位专家,以及浙江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行业协会、钱江晚报学能拓展中心、下城区卫健局和下城区心之声心理服务中心9位专家组成专家团,利用平台为广大学生提供在线心理健康微服务。在两期直播中,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张冲副所长、孟庆涛主任、侯金芹博士、冯雅静博士、杨希洁博士、吴扬老师和下城区教育局的心理志愿者为在线及参与直播的800名家长答疑解惑。

三是录制一系列心理微课。完成疫情下心理调适、情绪表达、亲子关系以及假期时间管理等心理微课19节,整合省市各级资源,向学校提供针对疫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利用杭州市美好教育平台、电信、移动、华数等平台,在网络教学时间播放给学生、家长观看。其中观成实验学校吕剑晨老师主讲的《当身边有感染或隔离者时,我该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被浙江省微课网采用,朝晖实验小学沈来老师主讲的《学会情绪表达·共享和谐家庭》被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采用。

二、面向个体:精准施策打造心理升级版服务

一是全面排查,分类施策。下城区教育局全面排查特殊群体学生心理状况,分类实施帮扶策略,特别关注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确诊、疑似和隔离人员子女的心理问题。心理支持志愿者教师分为6组,为每位援鄂医疗队子女制定个别化的支持方案,采用 “小组支持”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援助工作。目前,下城援助武汉医务人员子女38人,全部由专人对接开展心理援助工作。

二是课题引领,精准干预。以省教科院规划课题“疫情与教育”专项课题申报为契机,在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高亚兵教授直接领衔下,开展面向援鄂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的心理辅导对策研究与实践研究。通过访谈、评估、排摸,做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疏导。对需要干预的学生实行不少于半年的“一人一案”式的个性化辅导,强化心理援助措施。定期开展实施交流工作,为求助者提供规范的精准的情绪疏导、情感支持、危机干预。高亚兵教授还对下城区心理支持志愿教师进行实用、专业的培训,让教师们明确一对一心理辅导的过程和方法。

三是个性关怀,专业支持。根据学生群体心理状态,分层分类开展个性关怀和专业支持,缓解疫情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全区启动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一对一”关爱行动计划,指导学生用书信、绘画、整理相册和适量运动等方法,缓解心理压力。如青春中学为初三学生每天发一份早安问候,每周上一节心理辅导;长寿桥小学形成班主任、家长和专家三方合力,开展综合有效的危机干预;江心岛小学做好学困生“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学科辅导及注意力训练和感觉统合训练指导;健康实验学校实施个别化学习指导,帮助特殊儿童在生活中和游戏中乐观应对疫情;天水幼儿园、朝晖幼儿园、星辰幼儿园等幼儿园老师时常和孩子视频对话,准备有趣的小游戏定时互动,引导孩子在家健康快乐地成长。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