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 教育动态
索引号: 002482082/2020-07421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省教育厅
生成日期: 2020-12-29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嘉兴中小学全面推行“多彩活力”大课间活动
发布日期: 2020-12-29 浏览次数: 字体:[ ]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嘉兴积极推进中小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充分利用学校运动场所和活动资源,创意编排、精心组织,让大课间体育活动成为中小学校凝心聚力展校风、阳光健康显本色的欢乐舞台,使校园体育丰富多彩、活力四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学生每天校内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提供保障,近日,市教育局对全市中小学校大课间活动进行了评比,分小学、初中、高中学段评出一等奖19个,二等奖29个,特别表现奖1个。

一是以评选为导,推动大课间活动常态化。今年秋季学期起,市教育局在全市推广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评比,设定了活动时长、频次、参与对象、活动过程、练习密度、运动负荷等基本要求,规定大课间活动时间在25—30分钟,倡导师生全员参与。全市共有169所小学、99所初中、19所高中学校参与了评比活动,参评学校进行了大课间体育活动视频录制,部分获奖活动视频在嘉兴教育发布等微信公众号中展播。大课间活动已经成为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手段,成为涵养阳光健康、拼搏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方面。

二是以特色为重,推动大课间活动校本化。各学校根据学生年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校实际,合理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凸显“一校一品”或“强校多品”特色。海宁市高级技工学校把“工匠精神”融入到大课间活动中,编排“五环跑操”体现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海盐县向阳小学啦啦操已经开展多年,多次在省、市比赛中获奖,学校将啦啦操作为大课间主要活动已全面普及,成为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三是以学生为本,推动大课间活动多元化。各学校把大课间活动作为“促德”“辅智”“健体”“审美”等“五育并举”的重要载体。体育与艺术融合,海盐武原中学把韵律绳操、花样跳绳等引入大课间活动,深得学生喜爱;传统与现代统一,多所学校在动感音乐的伴奏下编排花样跑操、有氧体操等,有创意且充满活力,不少学校把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带到大课间中,南湖区七星镇中学的舞龙、海盐县城西小学的腰鼓都让中华传统体育在校园绽放光彩;锻炼与休闲结合,各学校既安排了跳绳、迎面接力、球类项目等常规体育活动,也选择了武术、攀爬游戏、趣味运动等休闲活动。并科学合理安排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如海盐县向阳小学经常性地对各项运动情况进行监测采样,使活动的练习密度保持在30%左右,平均心率按照不同学年段最高保持在130—145之间。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