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 教育动态
索引号: 002482082/2020-07256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省教育厅
生成日期: 2020-11-05 主题分类: 教育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桐乡市以“三链同构”上好勤俭节约“第一课”
发布日期: 2020-11-05 浏览次数: 字体:[ ]

今年以来,桐乡大力推进节俭教育进校园,以“小餐桌”带动“大文明”,严把过程落实“监督关”、强化厉行节约“宣传关”、开展体验教育“实践关”,创新举措为学生上好“节俭”人生课,多措并举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以“光盘行动”践行节约理念,以“餐桌文明”带动“校园文明”,引导教育系统师生自觉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厉行勤俭节约、制止餐饮浪费”成为自觉行动和内在需求。

一、严把“监督链”织牢“节约网”。一是管理制度化。成立以桐乡市教育局局领导为组长、副组长,局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及各学校(幼儿园)负责人为成员的节约教育工作专项领导小组,做到“校校有督查、处处有落实”。市教育局印发《桐乡市教育系统“厉行勤俭节约、制止餐饮浪费”的工作实施方案》,深入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行动。各学校严格落实校长陪餐制度,组建师生监督员志愿者队伍,不定期邀请学生家长代表参与陪餐,加强日常监督,坚决制止食堂浪费行为。班级普遍设立“学生文明就餐监督员”,对食物浪费现象进行监督,并采用“餐后剩余量称重”评比等可操作的形式,强化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二是评价体系化。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文明健康的师生饮食长效考评机制,常态化推进校园“厉行勤俭节约、制止餐饮浪费”,将文明用餐、厉行节约作为文明校园、清廉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把“节约粮食,反对浪费”行为纳入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师生评奖评优的重要参考。及时总结“光盘行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表彰勤俭节约先进集体和个人,传递“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正能量,形成勤俭节约长效机制。如桐乡市龙翔小学开展“光盘打卡70天”活动,学校统计打卡结果,颁发“光盘示范员”奖状,对光盘打卡表现突出的班级授予“厉行节约示范班”荣誉称号。三是配餐精致化。建立“两级”膳食委员会。市教育局膳食委员会各学校食堂专管员反馈,通过大数据分析来制定统筹安排,每周由10所代表学校商议菜单并形成初稿,再由专业的营养师根据学生各阶段的成长需求、营养搭配进行调整,从色香味上提高膳食质量,尽量做到按实际需求分配饭菜,避免源头浪费。建立家校监督机制,各学校、幼儿园成立膳食委员会,定期召开膳食委员会工作会。今年以来,由桐乡市教育发展公司组织召开片组食堂管理会议10余次,全市各学校、幼儿园召开相关会议近百次。探索建立食堂用餐预登记制度,实施动态管理,把节约理念贯穿到食材采购、库存管理、菜品加工各环节,优化食材采购-库存-加工流程,做到供需匹配,尽可能减少供应过剩导致的浪费。

二、深化“宣传链”发出“最强音”。一是宣传教育常态化。以“开学第一课”为契机,开展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专项宣传。各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LED宣传屏,依托“互联网+”,广泛通过微信公众号、桐乡教育APP、家校微信群、钉钉群进行“光盘行动”“勤俭节约”宣传,让厉行节约理念在入脑入心,形成勤俭节约的“软环境”。各学校积极组织在学校主干道、食堂通道等重要位置张贴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的提示牌和宣传标语,树立“光盘行动”展示架,校园电子屏滚动播放节约粮食宣传片,广泛持续开展制止餐饮浪费宣传和节粮爱粮宣传,潜移默化地教育广大师生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来之不易。二是厉行节约全员化。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节俭教育纳入学校思政课和中小学德育课程,培养学生节俭节约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各学校广泛开展以“爱粮节粮”为主题的推广宣讲活动、签名活动,对光盘行动优秀师生进行先进事迹展播。桐乡市实验教育集团凤鸣小学通过创作节粮漫画、节粮童诗、节粮手抄报等形式,号召学生争做“节粮小标兵”“节粮小卫士”“节粮小先锋”“节粮小喇叭”;桐乡市石门镇羔羊小学开展“我光荣,我签名,从点滴做起”活动,签署“光盘”协议,并结合“丰子恺文化”制作“节约”漫画书签,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共同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引导师生、带动家长,在广大家庭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理念,把“制止餐饮浪费”教育活动延伸到家庭,拓展到社会。三是志愿服务多样化。学校利用假期开展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志愿者活动,学校党员教师带头、青年教师积极参与,与学生志愿者共同走进村、社区,开展“节约用餐,杜绝浪费”宣传,发放倡议书,倡导大家踊跃参与到文明餐桌行动中来。各学校设立“文明用餐”监督岗,组织学生志愿者作为分餐管理员、分菜监督员、剩菜监督员,维护就餐秩序,把“光盘行动”切实落实辐射到每个学生。

三、创新“实践链”,教育“全覆盖”。一是以体验式教育,拓展教育深度。各校因校制宜、因时制宜,开展体验式教育行动,结合学校校本课程,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全市开展相关主题活动百余次,全市学生参与面达100%。多样化、创新化设计开展主题班会、征文演讲、读书绘画、口号标语设计等活动,激发学生崇尚勤俭节约美德,引导学生争做舌尖上的“粮”心人。二是以联动式机制,拓宽教育维度。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建立起学校社会联动教育机制,不断丰富劳动教育实践内容。今年,全市小学五年级学生分批次进驻桐乡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为期四天三晚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室外劳动、宿舍内务等劳动体验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奋发向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品德。三是以实践式课程,延伸教育广度。全市各中小学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开设劳动教育系列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学会勤俭。例如,目前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已开设“小工匠”“蚕豆种植”“具身劳动项目化实践”等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课程近百个,其中22项获桐乡市精品课程,《探秘“禾”文化》获评嘉兴市精品课程。开辟“开心农场”“行知生态园”等劳动实践基地,开展“劳动实践”项目研究,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已实现全覆盖。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