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决策计划
索引号: 002482082/2012-06764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省教育厅
生成日期: 2012-01-05 主题分类: 教育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未来五年,浙江教育大打“民生牌”
发布日期: 2012-01-05 浏览次数: 字体:[ ]

  未来5年,浙江孩子读书升学,会有哪些新变化?
  我省已绘就教育蓝图:到2015年,浙江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水平位居国内前列。
  围绕着这一目标,我省教育部门从去年开始,下大力气编制了各项教育发展专项规划,形成了面向“十二五”发展的立体式全方位的全省教育发展规划体系。
   这些教育发展规划,数数有8项之多,其中包括《浙江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规划(2010―2020年)》、《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浙江省中等 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浙江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浙江省高校海洋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2011―2015年)》。
  这些规划,会让普通老百姓的孩子在哪些方面受惠?本期,我们请了一些教育界人士进行草根解读。

    升学就业立交桥更畅
    职教大体系,更多服务地方经济
  【校长心声】
  杭州人民职业学校校长斯黎红
   虽然我很早就参与了“十二五”规划的讨论,可当真正拿到规划时还是很振奋。为什么?因为规划里关于职业教育的内容真的很到位。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技 能型人才,这一直是职校努力的方向,而如何贴近社会,贴近市场,也是让职校困惑的问题。规划中明确了以产业为引导,服务于经济转型升级,重点打造特色、骨 干、新兴专业,让专业结构调整更合理化,让职校的思路豁然开朗。
   像人民职校,这几年来,除了继续发展传统的学前教育专业优势,还结合杭州城市定位,根据杭州经济发展需要,将礼仪、广告设计、会展等专业组合成会展专业 群。从毕业生的就业和升学情况看,社会对这个专业的需求很大。作为浙江省专业课改基地学校,我们实行了项目教学,学生毕业时已经达到企业技术员的标准。你 说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企业怎么会不喜欢?怎么会不抢着要?
今后我们要提供的是一座成才的“立交桥”。这里面包括高级技能培训、继续升学机会……从中职生读到本科、硕士,甚至博士,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在我们的老师中,就有从人民职校毕业一直读到研究生,现在回到母校当老师的。


    【规划解读】
  到2015年,中职专业结构和学校布局趋向合理,形成与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匹配程度高,结构合理、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的中职教育专业发展新格局。
   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深入探索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建设以“公共课程+核心课程+项目教学”为主要特征、具有浙江特色的中职教 育课程体系,普遍推行仿真实训教学、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和技能培训包教学等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初步建立中职学生人才成长“立交桥”。

    身边的国际化教育越来越多
    高等教育国际化,让人才站得更高
  【校长心声】
  浙江科技学院院长杜卫
  今天午饭后,我从学校食堂回办公室,一路上遇到四五个留学生跟我打招呼,当时第一感觉是,学校终于有点国际范儿了。而在未来五年,留学生在浙江各高校将随处可见,会有更多校长与我有相同的感触。
   这正是浙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方式之一――大量招收留学生。据说省政府的“留学浙江行动计划”,已经给留学生预备了500万元奖学金。我校现在有4个 全英语专业也招收留学生,中外学生在一起学习,外国学生英语好,中国学生学科基础好,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学习效果很好,而且还开阔了视野。
   除了引进留学生,未来我们还要引进外教,并派大量本土教师,去国外进修,达到教师国际化,开阔老师的视野。将来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的高校,有30% 的专任教师都会有3个月以上在国外进修的经历,其他高校的教师进修比例为18%,高职高专的教师进修比例为6%。老师在国外进修,能够学到国外先进教学 法,最终受益的也是学生。

    【规划解读】

   到2015年,全省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明显进展,高教国际化主要指标跻身全国前列。加大引进和培养力度,提升我省高校师资和管理队伍的国际化水 平;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和学生双向交流,提升高校人才培训的国际化水平;加强国际学校交流和科研合作,提升高校科研实力和学科建设的国际化水平;大力发展 留学生教育和境外办学,增强我省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竞争能力;扎实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积极利用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城乡的好老师越来越多
    中小学师资建设,让课堂更具活力
  【校长心声】
  绍兴县实验中学校长赵水荣
   未来几年,浙江的中小学生会发现老师越来越和蔼可亲了。今后的教师培训,不仅是技能上的,还有观念上的。怎样才是对学生负责?学习成绩不是第一位,学生 的身体、心理健康、学习能力更值得老师们关注。以后一下课,老师会催学生去户外锻炼,甚至以身作则,与学生一起做广播操、练长跑。学校里还会有越来越多的 德育导师和心理辅导老师,学生有啥心事都能向这些老师倾诉,及时得到指点。
   今后多才多艺的老师也会越来越多。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像我们学校,现在就要求老师一专多能,不仅要教好一门课,而且要带好一 个组――学生的兴趣小组,或称社团。我自己现在除了语文课,还带学校的小记者团。未来中小学生会惊奇地发现,你的语文老师可能还是你的桥牌老师,你的体育 老师可能是你的艺术体操老师……
  我们的课堂也会更加有趣,老师不再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会再听到老师说:“你给我记牢。”


    【规划解读】
    到2015年,城乡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均衡发展,学历层次普遍提高。推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改革,着眼于增加教师培训的选择性、培训机构的竞争性, 把“培训什么、什么时候培训、到什么地方培训”的选择权交给教师。加大教师调配的统筹力度,积极探索建设义务教育学校“县聘校用”的教师聘任与管理制度, 促进教师逐步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促进教师在县域范围内合理流动。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