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外〔2011〕33号 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2010─2020年)》,现将《留学浙江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五日
留学浙江行动计划 为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我省来华留学教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根据《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2010─2020年)》,现提出如下计划。 一、发展目标 将我省建设成为国内来华留学生规模和层次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提高浙江高等教育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树立浙江良好的对外形象。到2020年,全年留学生人数占全省高校在校生总数的比例达到4%以上,其中学历留学生超过50%,研究生层次的留学生占10%以上。浙江省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达到3000人。来浙留学生源国别和层次类别实现均衡、多元。培养一批来华留学教育的高水平师资,形成一批国际化专业和特色课程群,建立有浙江特色的来华留学工作体系,扶持我省若干所高校成为全国来华留学教育示范基地。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建设与创新,加快培育国际化专业和特色课程。大胆尝试,积极探索来华留学教育的培养模式。到2020年,在我省高校建成30个有影响力的品牌专业,100个外语授课的国际化专业和特色课程(群)。 (二)依托校际交流,开发“2+2”、“3+1”等双校园联合培养项目和交换生项目。以海外孔子学院为平台,积极招收汉语进修生和专业学历生。同时,实施“走出去”境外办学战略,积极寻求海外办学项目,在条件成熟时与国外院校合作开展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历教育。通过境外办学与来华留学教育的有机结合,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留学生层次。 (三)加大培养培训力度,建设一支适应我省来华留学事业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到2020年,争取培养1000名可用外语授课的骨干教师。 (四)通过中国政府、浙江省政府、地方政府、高校、社会等多种渠道设立来华留学生奖学金,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奖学金体系。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来华留学协调工作机制。积极争取外事、公安、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等省级有关部门支持,定期通报、分析、研究来浙留学管理工作,形成统筹协调、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出台配套政策措施。通过设立“浙江省政府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启动“浙江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安排“全省高校国际化专业和特色课程专项经费”、鼓励来华留学教育资源共享、建立和完善来华留学教育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构建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等措施,大力推动来浙留学工作的开展。 (三)加大对外宣传和推介力度。通过“政府搭台、高校唱戏”,支持高校做好来浙留学的宣传工作。指导高校加强外文网站建设。努力把“梦行浙江”外国留学生系列活动打造成为我省优秀文化品牌和留学生教育的名片。 (四)加快来华留学事业发展。各高校应按照“扩大规模、优化结构、保证质量、规范管理”的方针,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制定各校的来华留学教育发展规划,明确规模、层次和发展思路。 (五)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各高校应按照“归口管理”的原则设立专门的来华留学生管理机构。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熟悉外事、懂得管理、精通外语、爱岗敬业的留学管理工作人员队伍。制订留学管理人员激励培训制度。 (六)完善来华留学管理制度。各高校应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来华留学的有关规章制度,包括留学生招生录取、教育培养、收费管理、学籍管理、日常管理、应急管理等,依法、科学、规范地开展我省来华留学管理工作。 (七)保证教学质量,强化办学特色。在加强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各高校应针对来华留学生的特点,制定培养方案和教育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争取优质生源,认真组织教学,加强教学改革,确保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贯彻执行。 (八)努力优化来浙留学环境。各高校应落实经费保障,不断改善来浙留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进一步丰富他们的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校内管理服务校园化、社会管理服务社会化”。完善来浙留学生的医疗保险体系。 (九)积极探索来华留学教育工作模式。各高校应加强对留学生入学、学习、生活、就业等环节的全过程指导工作。努力为留学生勤工助学提供便利,为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创造条件。建立优秀留学毕业生档案,形式多样地开展留学毕业生联谊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