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 职业与成人教育
索引号: 002482082/2007-05428 文件编号: 浙教职成〔2007〕110号 发布机构: 省教育厅
生成日期: 2007-07-03 主题分类: 教育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教育系统做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07-07-03 浏览次数: 字体:[ ]

浙教职成〔2007110

各市、县(市、区)党委组织部、教育局,有关高等院校:
    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对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农村的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推进这项工作,现就教育系统做好此项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作为推动农村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
    目前,我省农村党员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全省已建成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3.4万个,开发了11大类近1万小时的教学课件,组建了达5万余人的远程教育骨干队伍。到2008年,这一网络将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这一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不仅对于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而且也为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好这一现代教育手段,对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应当充分认识到参与这项工作的意义,把它摆在农村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组织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主动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联系,提出具体的任务和要求,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教育部门要积极参与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工作,并有专人负责,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农村中小学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要牢固树立为农村、农民服务的意识,把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农村教育的重要任务来抓,积极承担任务,做好服务工作。
    二、积极支持终端接收站点建设
    各地教育部门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要有效整合现有资源,积极参与远程教育站点建设,组织教师、专业技术人员为站点建设服务。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将远程教育的教学点设置在中小学或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利用学校教师进行教学组织和管理工作,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为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培训提供服务。尚未在村一级设立成人教育教学点的地区要借助农村远程教育平台,加快向基层延伸,以促进农民素质提升和农村科技进步,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进一步增强服务农村建设的能力,使农村成人教育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成人教育依托这一网络实现快速发展。
    三、帮助做好骨干队伍建设
    各地教育部门要充分发挥部门优势,积极参与远程教育管理员、指导员、维护员三支队伍的建设。要选派懂技术、有经验、会操作的教师参与技术培训,兼任远程教育辅导员,并帮助做好设备管理和维护工作。设在学校内的教学点要指定专人负责,加强设施设备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农村党员干部及村民的正常使用。高校要把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开展远程教学点的培训、教学、辅导工作作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建立经常性的挂钩联系点。
    四、大力开展教学资源建设
    各有关高校要发挥优势,积极参与远程教育的资源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要在组织部门的指导下将积累的教学资源,以及日常运用的农业科技动态、农业科技成果、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术教育资源等,结合当地实际,制作一批针对性、实用性强,具有地方个性的电视节目,以及具有互动、点播等功能的多媒体课件,进一步丰富地方党员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内容。要研究探索技能培训的模块化教学和学分制管理的方法途径,使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形成职业技能相结合,实现致富农民、转移农民的目标。要加强技术开发和研究,使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加载于远程教育网,以提高使用效率。
    五、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势
    各地在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农村社区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这一现代教育手段和重要载体,明确思路,纳入规划,同步推进。建在学校的教学点要在保证农村党员干部使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好播出平台,发挥平台在政策理论宣传、实用技术培训、文化艺术熏陶、学历教育培训、信息传播沟通等方面的作用,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和带头致富的能力。同时鼓励各地通过“村校结合”等形式将部分内容运用于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以充分挖掘现代远程教育的各种潜在功能。

 

                        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     浙江省教育厅

                                     二○○七年六月二十二日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