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浙江技工院校面向未就业大学生开设技师班 大学生“回炉”技校,不追学历追技能 | ||||
|
||||
开学季,浙江多所技工院校迎来一批特殊的新生:部分未就业大学生,选择来技校“回炉”,学一门技能,转换就业赛道。 23岁的刘浩宇就是其中一员,他被杭州技师学院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就业时1万元的月均起薪吸引,决定报名学习。从杭州某高校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毕业后,他投了不少简历,却始终没有收获心仪的工作,大部分岗位要求熟练操作数控设备等技能,这却是他不具备的。“与其屡屡碰壁,不如系统学技术。”刘浩宇说。 大学生“回炉”技校,是缓解企业用人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结构性矛盾的一种尝试。今年7月,省人力社保厅、省发改委、省经信厅、省教育厅等20个部门联合发文,支持技工院校在原有招生基础上,面向未就业大学生开设全日制预备技师(技师)班。 随后,全省多所技工院校先后发布招生简章。本次开设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等领域,学制普遍为1年至2年的全日制教学。 记者发现,多数招生简章中强调未来就业方向和专业平均起薪,凸显技能教育的一大优势——数据显示,浙江技工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超98%。杭州萧山技师学院还特意注明了当地人才政策:取得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申请萧山区F类人才。目前,全省已有7个设区市将高级技师纳入高层次人才目录,享受购房补贴、子女入学等专属福利。 “来报名的大学生很多,有应届也有往届,有些还有工作经历。”仙居技师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向未就业大学生开设电子商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2个专业,已招收51人,报名还在继续。 梁健是一名有7年工作经历的往届大专生,“这次报名,既想技能‘充电’,也想更好地规划未来职业发展。”他现在就读的台州技师学院,已联合当地10家龙头骨干企业,初步排摸上百个优质岗位。 目前,全省技工院校对大学生技师班的教学模式、课程设计还处在探索阶段,但都重视将学生放到真实生产环境中,邀请来自一线的企业研发工程师、技能大师实操授课,力求人才培养符合产业需求。 “这些学生拥有较好的理论基础,有望培养成兼具学历和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当前产业转型急需的。”温州技师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周伟杰说,希望通过这条新赛道,让更多大学生受益。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看来,大学生“回炉”技校,可能会成为一个长期现象,当前要着力改变“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让更多年轻人主动学习技能。他说:“社会需要更多技能人才,技能成才应成为青年的理性选择,而非无奈之举。”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