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002482082/2025-00263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省教育厅 |
| 生成日期: 2025-09-17 | 主题分类: 教育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 天台县“四链协同”构建现代职成教新生态 赋能 “教育强省”建设 | ||||
|
||||
|
近年来,天台县以“八八战略”为统领,围绕“天台有地位、台州有优势、浙江有影响、全国有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扎根本土办职教,驱动“大车配、大健康、大旅游”三大产业集群提质升级,为助力推进“教育强省”建设积蓄职教动能。 一是产业链与专业链深度耦合,打造特色产业“人才蓄水池”。紧扣天台“132X”先进制造业体系,构建三大链式专业群:大车配智造专业群对接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与银轮股份共建“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实训线”,培养精密加工、智能装备运维人才,支撑企业扩产项目年增产值超20亿元;生物医药技术专业群聚焦“三棵仙草”全产业链,联合奥锐特药业建设“光化学合成联合实验室”,开设“生物素工艺创新订单班”,定向输送普瑞巴林合成等领域技术人才,助力医药化工产业年产值突破 14 亿元;文旅设计服务专业群融合天台山非遗文化,建成“天台山文旅创客中心”,开发“禅意茶旅”“仙草养生宴”等特色课程,年培养民宿运营、文创设计人才800余人,助推旅游接待量破千万、获评“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 二是教育链与创新链双向赋能,激活产教融合“强引擎”。创新“引企入校、驻校办企”模式,与9家上市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产教融合联盟6个,成立医药行业协会、产业用布行业协会等校企合作专家委员会,实现专业、人培方案、标准、课程教材、师资、实训平台、评价标准、教学等“八个共建”。汽修专业与安顺汽车合作成立汽车产业学院,开发数字化工厂虚拟仿真实训平台,获省 “五个一批”协同育人项目;工艺美术专业联合智慧研学公司打造诗路非遗研学基地,建成3个非遗体验中心,承办各级展出9次,接待清华大学研究生会调研、波兰友好城市研学访问团,研学受益1730人次,相关成果入选省职业教育改革典型案例。近三年,校企联合开发教材12部,完成科技成果转化5项,申请专利15项,就业班毕业生本地就业率提升至70%,平均起薪3226元,实现“培养一个学生、就业一个岗位、致富一个家庭”。 三是人才链与服务链多维贯通,绘就共同富裕“新图景”。强化职业教育“扩中提低”功能,天成职技校作为省级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单位,构建“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年开展电工、电商等技能培训超10000人次,获证率达28%,助力2000余名农村劳动力实现“蓝领”就业;天台文武学校践行体教融合,作为国家空手道训练基地,培养出杭州亚运会冠军李巧巧等一批高水平运动员,近五年向国家队及高校输送500余人,获评“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打造“让读书人身体好、让体育人有文化”的育人典范。同时,面向中小微企业开设“共享员工”培训,建成10家企业实践流动站,年培训职工5000余人次,助力企业技改和产品研发,切实将职业教育成果转化为产业升级动能。 四是终身教育链与产业发展链有机衔接,筑牢全民成长 “立交桥”。全县成人(老年)教育围绕 “乡村共富” 建设主题,积极推进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以成人(社区)学院为龙头、城乡成人(社区)学校为骨干、辐射村级教学点的成人(社区)教育格局,每年按计划完成成人初、高中和大专及以上学历提升任务,助力农村劳动力向技术型、管理型人才转型。依托县老年教育联盟,构建 “县级老年大学 — 乡镇(街道)老年学校 — 村社老年学堂” 三级体系,打造 “15 分钟老年教育圈”,开发 “非遗传承”“智慧生活” 等适老课程,积极开展养生保健、数字技术等培训活动,受益老年群体超 2.3 万人次,实现 “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与产业文化传承的良性互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