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关注

杭州日报:从17%到88% 他用三年时间 改写了一所县中学生的命运
发布日期:2025-09-15 来源:新闻办 浏览次数: 字体:[ ]

刚刚过去的教师节,对刚回杭的浙江杭州学军中学校长方润根来说,稍有些不习惯。从2022年开始,往后的三个教师节,他都是在1700多公里外的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度过的。

但对他来说,这又是这几年中最欣慰的教师节。今年高考,他刚结束支教的泸定中学600分以上人数全州第一,本科上线率88%,比2022年的17%翻了两番还多。教师节当天,毕业生的祝福短信纷至沓来,有孩子还在末尾附了句:“您改变了我的人生。”

从17%到88% 从5到45 数字背后县中的蜕变

方润根还记得,今年高考放榜时,大家心中的那股雀跃。成绩大大超出了大家的预期,学校老师和县教育局的局长、副局长围在一起,互相拍着肩膀。此时泸定县的各个村寨,早已是一片欢腾。

泸定中学2025年高考的本科上线率位居全州第一,今年的中考录取中,全州前100名里有45人选择泸定中学。与之相对应的是,三年前,泸定中学本科率仅17%,中考录取分数线与全州第一的甘孜州高级中学相差95分,全州前100名中只有5名入读。

一切的改变,都是从3年前开始。2022年6月,学军中学副校长方润根接到了重要任务,经中组部教育人才“组团式”选派,到泸定中学任校长。“我也是‘山里娃’出身,我是坚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方润根没有犹豫。

但真到了泸定中学,落差感扑面而来。在家访时,因为多年来学校办学成绩的颓势,村民的质疑像山风一样直接:“你们这能考几个本科生?”连学校教职工都在想方设法把孩子往成都等教育更发达的地区送。

为了扭转局面,方润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以身作则,每天坚持6点起床,6点半开始巡校;对师生、校干部的到校时间进行提前,一改过去散漫的校风;他常常不打招呼进班听课,狠抓教学质量;他要求每节课留出5分钟,让学生思考消化;还将晚自习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只答疑不讲课;监督学生整理寝室卫生,培养良好生活习惯……过去在县中做教育帮扶的经验和20多年的从教心得,方润根毫无保留地用在了这里。

管理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次模拟考成绩出来,年级平均分悄悄爬了上来。这让全校师生开始重新打量这位来自杭州的校长:“果然有点东西。”

把优秀的学生劝回来 也让老师重拾努力的激情

“县中崛起,先得留住人。”方润根深知,一所学校的口碑,不在标语里,而在家长的选择里。

2023年,在获得当地教育部门支持后,方润根面向全县初二学生择优组建两个班,由泸定中学“托管”,以便更好地衔接初高中学习。学校组织最好的师资,为学生量身定制培养计划,随着学生们在全县成绩上名列前茅,当年中考,全县前100名中,有96人选择报考泸定中学。很多老百姓打趣道:“方校长把跑出去的孩子劝回了家。”

泸定中学的名声渐渐传到了周边县。“我听说这里来了一位杭州的校长,就特别想体验先进的教育理念。”学生李昕,初中时长期位列九龙县第一名,她的中考分数可以选择甘孜州高级中学,但小姑娘第一志愿报考了泸定中学。

所有的帮扶总是暂时的,支教总有归期。方润根深知,关键在于为当地教育可持续发展培养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方润根一到任,就对学校教职工评优评先进行了调整。“所有荣誉和奖励向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倾斜。”这个政策,让评优评先不再论资排辈,让更多的年轻老师能冒出来。今年教育部实施的全国县域普通高中头雁教师岗位计划入选名单中,泸定中学数学老师李章武入选,是甘孜州唯一,也是四川省入选老师中年纪最轻的一位。

同时,他还着手为学校播撒“种子”——组织十多位支教骨干,与本地青年教师结成对子。青年教师刘瑞就跟了方润根3年。这3年里,刘瑞坦言所学远超以往教学生涯的总和。他不仅一举夺得甘孜州赛课一等奖,还成长为学校的物理教研组组长。

“我理解的教育家精神,就是以真心换真心,为孩子铺就公平成长路。”今年6月高考结束,方润根碰到了几个还没离开学校的学生,他们问校长,“方校长你是不是要回去了?”听到方润根肯定的回答,有个学生沉默了一阵,对他说:“碰到您,我们真的很幸运。”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