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勇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全面推广“每天一节体育课”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建议》收悉。该建议对于推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厅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根据《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的规定》关于清单式答复的要求,现答复如下: 序号 | 具体诉求 | 答复内容 | 1 | 出台省级规范性文件,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课“天天见”。 | 采纳。 印发《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优化中小学校课间活动安排 保障中小学生综合体育活动时间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各校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鼓励各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试点开展每天一节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在保证周总课时时长不变的情况下,结合长短课、大小课安排,挖掘课时资源,聚焦“教会、勤练、常赛”,统筹设计体育活动课程内容并列入课表,助力学生奠定体能基础、提升运动表现、掌握两项运动技能。推动学校保障30分钟的“阳光大课间”,开展操类、走跑类、球类等体育活动,试点开展“15分钟小课间”,让学生走出教室,放松身心、调节情绪。 下一步,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全面推进深化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试点。在全省积极推进“每天一节体育课(体育活动课)”试点,优化体育课程设计,积极构建“1+N”多元体育活动体系,提升学生运动兴趣,保障每天2小时的综合体育活动时间。 | 2 | 强化体育教育督导体系,把体育纳入教育督导评估范围。 | 采纳。 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学校责任和属地责任,规范整治学校日常管理失序问题,将“严禁违反国家规定的学生睡眠时间安排学生作息,或以各种方式挤占学生体育课和课间十分钟休息”纳入行动治理负面清单,对上课拖堂和课间禁出教室的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完善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和教育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把体育课程开设、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等作为检验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指标,纳入对各地区域基础教育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监测结果向各市、县(市、区)政府通报。 下一步,将继续充分发挥责任督学的作用,将开设体育课(体育活动课)、保障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少于2小时列入责任督学每月一次入校进行教育教学行为督导的重点工作内容。 | 3 | 夯实体育课程基础,提升体育课程质量。 | 采纳。 深化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体育课堂教学转型。树立大课程观,完善“必学+选学”“课内教学类+大课间勤练类+课外常赛类”课程体系构建。持续开展“学-练-评”一致性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课堂教学、课外锻炼和竞赛活动有机统一。以学校特色项目发展为主线,积极推动“一校一品”“一校一案”建设。培养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常态化的校园体育竞赛机制,广泛开展班级、年级体育比赛,丰富“浙里阳光”学生体育赛事体系。积极探索通过人工智能赋能体育教学,通过AI辅助设施,对学生的参与度、体能及运动技能掌握、运动数据等进行分析,提升体育教学质效。通过“上天入地”“立体扩容”等方式,充分利用好校园里的走廊、转角、露台等“金角银边”,配备毽子网、沙包投掷区等游戏活动设施,拓展体育活动空间,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活动氛围。 | 4 | 加强家校社合作,促进中小学体质健康发展。 | 采纳。 一是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机制。指导学校通过家长会、学校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制度,深化家校共育。学校可探索设立“体育活动开放日”等形式,邀请家长共同参与亲子活动,共同体验传统游戏的乐趣。发挥有专业特长的家长作用,邀请到学校传授分享体育技能技巧,参与辅导活动开展。用好“之江汇·数字家长学校”省级学习平台,面向全省中小学家长提供全公益、全开放的线上指导服务。 二是创造条件支持学生参与全民健身活动。体育部门、街道社区共享广场、公园、体育场馆等场地,在社区体育指导员辅导下开展游戏活动,形成“校内实践+校外拓展”的双圈模式。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跟着赛事去旅行”等活动。 下一步,进一步发挥体育特色学校作用,会同相关部门整合学校和周边的体育场馆、设施、师资等资源,推动青少年学生积极参与校外体育赛事活动,家校社联动,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 5 | 对中考体育总分值组成部分进行调整,将过程性评价贯穿体育中考。 | 采纳。 逐步推进体育中考改革。2025年是我省新一轮中考改革实施的第二年,目前我省“体育与健康”的考试方式、项目和标准等由各设区市教育局制定,分值在30—50分之间。我省各地“体育与健康”考试项目类别包括跑步类、跳跃类、球类,技能类、耐力类等等,基本采用“必考+选考(抽考)”的形式,供学生自主选择。 下一步,我们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体育中考的改革。目前,在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已经将体育艺术等评价的相关内容融入过程性评价,以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积极参加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培养良好的体能和运动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一定的运动专长为重要任务,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逐步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
感谢您对我省学校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录我厅门户网站(http://jyt.zj.gov.cn/),了解学校体育、义务教育“双减”、课后服务、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的工作信息。 (联系单位及联系人:浙江省教育厅体卫艺处潘学东,联系电话:0571-88008880) 浙江省教育厅 2025年7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