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2082/2025-00163 | 文件编号: 浙教厅提〔2025〕72号 | 发布机构: 省教育厅 |
生成日期: 2025-07-04 | 主题分类: 教育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439号提案的答复 | ||||
|
||||
刘燕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形成社会合力、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治力度的建议》(第439号提案)收悉。感谢您对全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关心与重视,您提出的建议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经研究,并商省市场监管局、省卫生健康委,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高度重视,统筹协调推进。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近视防控的各项工作部署,全面落实《浙江省教育厅等十一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的意见》《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责任书》《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等要求,发挥联席会议机制成员单位作用,强化部门责任意识,多方联动,齐抓共管。对标国家要求,系统梳理、重点推进、查缺补漏,做好考核评估、督导巡查、财政支持、市场监管、标准制定等方面工作,保障防控工作顺利进行、落到实处。 (二)精准监测,优化质控体系。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的近视等学生常见病及影响因素监测方案,科学确定监测点校和样本人群,及时评估当地儿童青少年近视流行状况及其动态变化。2022年起,监测范围覆盖全省所有区县,小学、初中、高中年级段全覆盖。依托学校卫生工作质控中心,全面开展学生体检质量控制工作,提升视力筛查的准确率。依托浙江省学生健康状况综合监测评价系统,提升学生健康档案的覆盖率和完整率。建立“监测预警网络”,针对视力偏差、近视、散光、视力下降等情形,提供多维度预警,防控于未然。 (三)强化监管,加大督查力度。省市场监管局重点加强对省质科院建设国家焦度计型式评价实验室(浙江)、国家验光机型式评价实验室(浙江)、省级角膜曲率计型式评价实验室的指导,强化近视防控类计量器具型式评价能力建设。结合“5·20世界计量日”“质量月”等,开展眼镜制配场所计量监督检查、眼镜制配相关计量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免费提供视力检测、选镜配镜指导等服务。针对性加大近视防治相关广告的监管力度,开展眼镜相关产品质量监督抽查。2024年以来,全省累计监测眼科医疗、近视等相关广告16826条次,发现违法广告线索58条,查处涉“近视”类虚假违法广告案件36件,罚没款40余万元。 (四)健康为先,保障运动时长。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和《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推进深化学校体育(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试点。在全省积极推进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一节体育课(体育活动课)”、试点“15分钟小课间”。建立“体育课+大小课间+特色课外活动”的体育活动机制,结合“N”项课外体育活动,利用小空间、打造趣味活动场域,实现随时可进行体育游戏活动,保障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 (五)家校协同,深化宣教联动。深入开展全省“师生健康中国健康”主题教育、“爱眼日”宣传教育、每年3月和9月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等宣教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爱眼护眼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升整体健康素质。开展线上线下近视防控科普培训、直播讲座300余场,培训基层教师1万多名。强化家校联动,面向全体师生、家长大力普及科学防控近视的方法和高度近视的危害。如部分地市通过“妈妈护眼公益行”“明眸亮眼”形象大使等行动,推进家校联动,发挥家庭近视防控作用。出版《近视防控》教材,组建医学专家、校(园)长、家长代表宣讲队伍,组织选出小小代“眼”人,分类分层分阶段开展近视防控普及和推广。 (六)创新举措,严控电子产品。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多措并举控制儿童青少年视屏类电子产品使用时长、减少非学习目的使用。如倡导家长有意识关注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共同控制“视屏时间”,远离“电子保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有的学校创新开展“我家有个‘养机场’活动”,学生与家长共建手机存放点,签订公约每日固定时段存放手机,存放时间置换为体育运动并分享心得。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源头防控“抓早抓小”。持续推动近视防控关口前移,系统开发健康教育课程,支持医学专家进校园、进社区,通过线上咨询、现场科普宣讲等多种形式,切实提升学生健康素养,实现健康自我管理。二是优化数字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近视防控云端治理能力,优化升级智慧筛查、科普宣教等核心功能,开通网上医院等模块,为学生家长提供视力筛查、医生问诊等全链条服务。三是发挥人才培养优势。充分发挥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专业优势和作用,探索开展对儿童青少年近视机理、遗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机制的研究,针对易患病人群进行早期干预和防治。鼓励全省高校加大相关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力度,为有效实施近视防控提供理论、技术和人才支撑。四是加大培育典型力度。积极建设全省近视防控特色学校,推动先行先试,以点带面。加强对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市、区)和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指导,强化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工作,推广体育锻炼促进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典型案例和有效干预方法。五是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支持高校、科研机构等加大对近视防控技术的研究以及相关项目的引进和培育,推动近视防控药、械等相关设备的研发、转化和生产,为破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这一难题提供行之有效的新方案。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教育工作建言献策! (联系人: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岑超超,电话:88008879) 浙江省教育厅 2025年7月3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