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索引号: 002482082/2025-00159 文件编号: 浙教厅提〔2025〕44号 发布机构: 省教育厅
生成日期: 2025-07-03 主题分类: 教育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67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5-07-03 来源:省教育厅 浏览次数: 字体:[ ]

金旸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在青少年学生中推广传统游戏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第676号提案)收悉,感谢您对学校体育和学生身心健康的关心和支持。您的建议对促进学校体育发展、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经研究,并商省体育局、省妇联,现答复如下:

在青少年学生中推广开展传统体育游戏项目,有利于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学校传统文化氛围的形成。

一、关于建立健全传统游戏课程体系

一是丰富学生体育课程内容。在全省积极推进开展“每天一节体育课”试点,优化体育课程设计,积极构建“1+N”多元体育活动体系。探索建立“体育课+大小课间+特色课外活动”的体育活动机制,将传统体育游戏作为学生体育活动的内容。通过30分钟的“阳光大课间”,开展操类、走跑类、球类等体育活动,让学生跑向操场;开展“15分钟小课间”试点,让学生走出教室伸展身体、开展各类游戏活动;结合“N”项课外体育活动,设计开展踢毽子、跳房子、扔沙包、趣味跳绳、空竹等利用小空间、随时可全身运动的传统游戏活动。丰富学生赛事体系,促进传统游戏活动项目在学校的推广,扩大学生参与面。二是创新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鼓励学校采用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围绕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发展,实施“学练评”一致性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推动形成“一校一案”“一校一品”。培养学生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良好习惯。

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常态化的校园体育竞赛机制,广泛开展班级、年级体育比赛,将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列入全员参与的学生阳光运动会或体育节活动。积极探索通过人工智能赋能体育教学,通过AI辅助设施,对学生的参与度、体能及运动技能掌握、运动数据等进行分析,提升体育教学质效。

二、关于多措并举保障传统游戏的推广

一是保障传统体育游戏活动多维时空延展。以实施“双减”为契机,将传统游戏等体育活动项目融入15分钟小课间、30分钟大课间、体育课、课后延时服务内容,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积极推动学校内部扩容挖潜、盘活场地,根据传统游戏项目开展配置更新体育场地和器材设备,支撑传统游戏多样化开展。二是利用全社会资源共同助推传统游戏推广。以省政府民生实事为抓手,举办1万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在社区运动会、文化礼堂运动会、幼儿体育大会、“村跑”、体育助力山区海岛县系列赛等赛事中设置诸如跳绳、毽子、风筝等传统游戏项目,助力推动传统游戏焕发新活力。深入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跟着赛事去旅行”等活动。支持并培育跳绳、风筝等传统体育游戏领域的专业自媒体达人,做大传播声浪,开展“浙样运动”体育项目展示交流和媒体互动体验活动,全方位宣传推广传统游戏项目。

下一步,学校将充分利用好校园里的走廊、转角、露台等“金角银边”,拓展课间活动空间。鼓励学校创设开发有学校特色的课间传统游戏活动体系,制定适宜的课内外体育活动方案,尊重孩子的创意,设计活动项目。校外,积极推动群众赛事活动,尤其是亲子类活动与旅游、文化、商业等深度融合,特别是和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游戏进行有机结合。

三、关于加强家校合作助力推广传统游戏

一是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机制。通过家长会、学校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制度,深化家校共育。学校可探索设立“体育活动开放日”等形式,邀请家长共同参与亲子活动,共同体验传统游戏的乐趣。发挥有专业特长的家长作用,邀请其到学校传授分享传统游戏技能技巧,辅导活动开展。二是创造条件支持学生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发挥社会力量专业机构作用,积极开展送体育下乡、优秀运动队(员)“六进”、促进健康科学健身大讲堂及奔跑吧少年等活动。联合社区开放广场、公园等场地,在社区体育指导员辅导下开展游戏活动,形成“校内实践+校外拓展”的双圈模式。联合省妇联共同开展“家庭教育专家进社区进学校”主题活动,用实用好“之江汇·数字家长学校”省级学习平台,面向全省中小学家长提供全公益、全开放的线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下一步,将积极推动科学健身指导与传统游戏的创新和传承相结合,探索开发适配青少年的传统游戏课程体系。发挥好各类平台作用,向家长介绍学校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和成效,推广传统游戏项目,增进家长对参与传统游戏相关全民健身活动的理解和支持。

再次感谢你对我省学校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省教育厅体卫艺处潘学东,电话:13858188939)

浙江省教育厅   

2025年7月2日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