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 图文报道
索引号: 002482082/2025-00102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省教育厅
生成日期: 2025-05-19 主题分类: 教育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浙江省高校毕业生高新区专场双选会暨首届“高校-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供需对接活动在杭举行
发布日期:2025-05-19 来源:新闻办 浏览次数: 字体:[ ]

正文1.png正文2.jpg正文3.png正文4.jpg

5月15日,浙江省高校毕业生高新区专场双选会暨首届“高校-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供需对接活动在杭州举行。此次活动由教育部学生司(就业司)指导,省教育厅、省经信厅主办,浙江理工大学、杭州钱塘新区管委会(临江高新区)、省教育发展中心、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承办,旨在落实教育部“千校万企供需对接会”、工信部“百园百校万企”创新合作行动要求,聚焦做深做透教科人一体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创新浙江建设“两篇大文章”,促进高校、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我省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和高新区2.0版建设。省经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娄万总,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娄万总表示,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企业是推动创新、吸纳就业的主体,高新区和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空间十分广阔。将以本次活动为新起点,坚持把“三高”协同联动作为高新区2.0版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完善常态化工作机制,进一步创新探索、精准施策,更好回应高校之所能、高新区之所盼、企业之所需,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持续提升成果转化效能、持续壮大优质企业群体,努力把高新区建设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业的首选地。

陈峰表示,高新区是培育高新产业和高新企业的主阵地、主平台。教育系统有信心为高新区推荐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富有市场前景的科技研发成果,帮助高新企业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赛道上,抢占科技和人才的先机。各高校一方面要优化人才供给,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匹配度;另一方面要把科研做进车间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不断畅通校企“信息互通”的桥梁和“价值共创”的路径。青年大学生要积极投身高新产业,奔赴经济建设主战场,用青春和智慧书写“青春万岁、强国有我”的时代新篇。

活动集中发布了浙江高校科技攻关标志性成果、浙江省首批未来产业技术产品和场景应用需求清单,编制印发《浙江高校科技创新攻关典型成果汇编》《浙江“高校-高新区”产学研合作通讯录》。高校代表推介了科技创新攻关标志性成果及毕业生信息,高新区代表推介了园区政策及产学研需求。部分高新区新增为浙江省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

活动还积极响应“产业教授”“科技副总”选派工作,该工作由省委人才办牵头,省经信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联合开展,在前期校企需求对接基础上,遴选了若干省属高校和高新区企业代表互聘“产业教授”和“科技副总”,以促进高校和高新区企业建立常态化人才共享互聘机制。

活动现场,全省50余家高新区代表现场设摊宣介园区特色产业、重点人才政策、校地合作需求等情况。近200家高新区企业、科研平台提供各类工程师、科研助理、实习等优质岗位3500余个,其中硕博士岗位1000余个。全省近100所本科、高职院校领导携人才、科研、就业部门负责人和师生科研团队与高新区开展产学研供需对接,6000余名2025届、2026届毕业生现场投递简历参与双选活动。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