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 教育动态
索引号: 002482082/2025-00048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省教育厅
生成日期: 2025-03-14 主题分类: 教育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三位一体共绘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锻造共富生力军
发布日期:2025-03-14 来源:新闻办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直以来,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扎根属地乡村振兴工作一线,通过“人才培养、政策研究、示范建设”三位一体助力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最美示范区”,充分发挥现代职业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生力军作用。

一、扎根山乡育苗,多样化开展乡村共富人才培养

一是打破传统课堂边界,扎根山乡构建“师资多元、课程实战、教学下沉”的育才体系。2019年6月,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与杭州市决策咨询委、富阳区共建杭州乡村振兴学院。该学院师资队伍中既有深耕乡村的“土专家”,也有精通数字经济的“农创客”。课程视角从田间地头到直播镜头,从政策解读到产业规划,为学员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技能工具箱。六年来累计开展共富培训550余场、1.8万余人次。二是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农村开展“新农人”特色培训。作为一所同时举办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市属高校,学校充分发挥专业门类齐全的综合办学优势,组织专业团队深入属地24个乡镇收集农民需求、挖掘整合资源、打磨培训课程,设计出近30个培训主题、180门课程、近30条现场教学路线。三是悉心培养乡村“小先生”,大力开展走读山乡志愿服务。依托助力乡村振兴积淀的丰厚教育资源,与属地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23个、志愿者服务基地65个,实施“走读山乡,生活课堂”教学改革,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小课堂迈入生活大课堂,感受新时代农业农村伟大变革,在服务乡村的专业实践中厚植立德树人沃土。四是积极开展东西协作,做好乡村振兴对口帮扶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积极投身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优质完成杭州市对口帮扶贵州黔东南州、湖北恩施州乡村振兴干部培训159名,试点乡村振兴培训三地同堂交流学习。同时面向四川、内蒙古、青海、西藏、宁夏、新疆等地宣介交流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承接各类培训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动项目64个、2741人次。

二、产教融合破土,多主体推动乡村共富资源建设

一是发挥政策研究咨询优势,探索多元共建、资源共享的共富机制。与杭州市决策咨询委共建“杭州市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聚焦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创新,围绕乡村人才振兴、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和乡风文化振兴等一系列主题开展应用研究,承接完成杭州市决策咨询委有关乡村振兴的重点课题14项,多份决策咨询报告被市地决策部门采纳并转化为工作举措。二是校地融合专产协同,探索“产业带动、专业赋能、多元参与”的共富路径。与富阳区全面深化校地战略合作,通过共建乡村振兴学院、共建创新创业产业园、共建市域产教联合体,打造校地联动发展、专产协同助力的乡村共富工作格局。依托智慧建造、艺术人居、新零售、研学旅游等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重点围绕“农旅、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治理、“乡村产业”和“美丽经济”培育、“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利用、“电商产业”培育等六条主线,组织成立12支乡村共富专家团队,紧密对接属地乡村和专业合作社,开展针对性乡村人才培训和产品品牌打造工作。三是与行业龙头企业携手,打造产教融合助力共富样板。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共建全国首家“橙点数字经济产业学院”,打造数字经济助力共富的公益性产教融合平台。双方通过共同制定专业标准、共同组建师资团队、共同开发实践项目等“九共同”联合培养人才,制作开发公益性非遗传承项目课程资源库,成立“乡橙助农团”,开展“山海协作·万人共播”直播挑战赛,大力推广“浙里汇”助农品牌,借力阿里巴巴生态链为属地汇聚共享优质共富资源。

三、示范建设引领,多维度打造乡村共富工作范例

一是打造区域样板,做好“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以乡(镇、街道)为示范建设和经验推广的工作单元,与富阳区东洲街道、万市镇、春建乡等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点”,强化校乡校社联动,一体化做好人才培训、资源对接、产业规划、产业帮扶等工作,探索政校电商联盟、乡村新零售示范点、短视频拍摄基地、直播课堂等平台(活动)的共建模式,通过“点上开花”推动“全域共美”,因地制宜赋能成功经验。二是打造职教样板,探寻职业教育优质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模式。以优势专业群对接乡村特色产业群,聚焦产教融合平台打造和作用发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赋能乡村振兴。以学校的新零售专业群为例,成立全国首个“新零售乡学院”,与属地乡村结对、与合作社联动,构建“培训+宣传+帮扶”的合作矩阵,推动专业、人才、智力更好助力区域共富。乡学院的专业团队通过拜访民间技艺传承人、考察生产企业等方式,梳理制订出属地50多项传统美食、技艺的商业模式创新方案,并联合非遗传承人一起开发了富阳竹纸、新登烧饼等10项专业职业能力考核规范,助力区域品牌创建和技能人才培养,同时也促进了地方传统特色技艺传承与创新。三是讲好杭州故事,展现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优秀风貌。六年来,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综合优势和杭州乡村振兴学院的市域平台优势,打造有浙江特色杭州特点的助力乡村共富示范样板,形成在全省全国范围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2021年,学校《走读山乡 生活课堂——非农高职院校培养乡村人才的创新与实践》获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3年,《技术赋能 激活乡村传统产业新动能——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全国首个公益性产教融合平台助力共富案例》入选浙江省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2024年,《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赋能“富”字号产业发展,服务区域乡村振兴》入选教育部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