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2082/2025-00028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省教育厅 |
生成日期: 2025-02-11 | 主题分类: 教育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三聚三合”构建“浙PI建匠”新模式 | ||||
|
||||
近年来,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战略部署,依托大土木类专业优势,以建筑工程技术(智能建造)专业群为支点,创新构建“浙PI建匠”模式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焦“知行”链合,培育“六维”核心素养。深度对接新时代建筑行业产业需求,以“P-Practical(实践)”和“I-Innovation(创新)”为导向,系统性构建实践技能、工匠精神、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可持续意识与问题解决能力等六大“建匠”核心素养目标。着重培养学生在土建理论与现场实操中的技术能力,倡导在技能的基础上提升职业素养与伦理标准,提升项目协作与集体决策水平,强化与建筑行业技术创新的紧密结合,将绿色建筑与环保理念融入课程,帮助学生提升应对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浙PI建匠”模式从根本上实现了学生个体成长、教育群体进步和行业社会发展的有机融合,释放出实践与创新的共振效应。截至目前,已为浙江11个地市、90个县和1300个乡镇输送了8800余名高素质建筑技能人才,毕业生就业率及用人单位满意度稳居98%以上,全国多所院校借鉴了该模式成果。 二是聚力“产教”融合,搭建创新转化平台。依托“浙PI建匠”模式,将产业链中的工种类型及技术资源要素系统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驱动构建以“一院三心三所五室”为格局的产教融合平台,破壁推进传统教学与行业需求“高适配”。携手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业界头部企业共建智能建造产业学院;与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成立未来社区服务中心,与品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品茗安控BIM-CIM服务中心,联合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创新协会工程技术服务中心;组建校企创新团队联合成立建筑工业化技术创新研究所、绿色建筑技术创新研究所和智慧工地技术创新研究所;邀请浙江省“最美造价人"孔宏伟等五位专家坐镇大师工作室,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指导,搭建“实战式”平台。截至目前,师生协同立项教科研课题118项,学生授权专利100余件,助力20余家企业达成提质增值目标,极大促进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落地。 三是聚能“图谱”耦合,优化动态成长路径。坚持目标导向和需求牵引,重塑人才培养逻辑,构建“金师金课保障、七大图谱指引、三段动态进阶”的学程制体系。由荣获全国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的教学团队领衔,依托省“双高”专业群、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国家规划教材、省级实训基地等建设成果,协同教学资源、创新资源与思政资源共建共享。学程设计秉持“基础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原则,基础学程涵盖通识技能,中层学程提供专业核心课程,高层学程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提供灵活选择,确保学生能力全面储备与多样发展。育人过程遵循能力图谱指引,进一步拓展岗位、竞赛、证书等七个图谱体系,精确描绘完整学习路径,引导学生在职业能力、核心素养等方面实现跃升。自“学程制”实施以来,学生累计获得省级及以上职业技能大赛奖项30余项、土建设计类大赛奖项40余项、大学生创新创业类比赛奖项60余项,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建匠”的实践能力和创新风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