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002482082/2025-00311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省教育厅 |
| 生成日期: 2025-10-30 | 主题分类: 教育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 全省202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在杭举行 | ||||
|
||||
|
10月28日,“金秋启航 浙里有才”校企供需对接暨浙江省202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在杭州高新区(滨江)举行。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就业司)副司长肖琦,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峰,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旭荣,省人力社保厅二级巡视员厉进出席活动。本次活动既是我省202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启动会,也是教育部“金秋启航”校园专场招聘活动的重要部分。 “今年,我省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较往年提前了,期待通过早谋划、早部署、早启动、早推进,促进2026届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峰表示,今年以来,省有关部门迎难而上、积极有为,联合出台了“浙里有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19条”等一揽子行之有效的就业措施;各高校全员动员、各施所能、竭尽全力推动毕业生就业,总体上实现了既定的就业工作目标。其中2025届留在浙江就业毕业生占84.46%,成为“创新浙江”建设的又一批生力军。 会议指出,既要充分认识经济发展新挑战,全面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动向,也要更加坚定信心、更加积极工作、更加主动作为,并以此激发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信心和走向社会、拥抱生活的热情。 会议强调,要以系统思维、务实作风做好202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巩固深化促进就业创业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创新促进就业创业的新举措新载体,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匹配度,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进一步提高理工农医类专业人才培养比例,使人才培养更好地匹配经济产业发展结构。要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努力为毕业生就业创业奠定良好的综合素质基础,帮助他们以积极阳光的心态去择业、就业、创业。要加力凝聚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各界力量,持续优化就业创业服务机制,深入拓展校企技术交易和人才服务供需对接,搭建高效、畅通的对接平台。 会上,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与海康威视集团作交流发言,杭州高新区(滨江)人社局、宁波市鄞州区人社局现场进行就业推介。会议启动了“百校对百县”校地技术成果与人才供需合作行动,现场举办了高校技术成果展示交易活动(中医中药专场)。今后,我省还将聚焦重点产业领域,一体化开展“小而精”的技术成果展示交易和毕业生供需对接活动。 会议期间同步举办“金秋启航 浙里有才”2026届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现场400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超7000个,吸引全省近100所本科和高职院校师生参加,5000余名2026届毕业生现场投递简历。全省11个设区市人社局代表现场宣介重点人才政策与校地合作需求。此外,活动还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与“浙江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同步开展线上毕业生供需对接,吸引1000余家企业参与。在“浙江人力资源大市场”平台特设活动专区,集中发布大学生就业岗位9万余个。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