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育报:以高质量教育筑牢共同富裕之基 浙江奋力谱写“浙里优学”新篇章 | ||||
|
||||
2024年2月,教育部公布的2023年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验收的县(市、区、旗)名单中,浙江有31个县(市、区)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2024年5月,在教育部公布的2023年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名单中,浙江创下了3个第一:有16个县(市、区)通过验收,数量位居各省区市之首;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分布全省所有地市的唯一省份;16个县(市、区)中,有6个是山区县,还有1个海岛县,教育均衡性也是独一份。 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实施教育现代化战略和高等教育强省战略,持续擦亮“浙里优学”金名片,厚植均衡发展底色,提升优质覆盖成色,以高质量教育体系筑牢共同富裕之基。 以普及普惠为抓手,助推幼有善育 去年夏天,新昌市民竺林丽的二娃也从幼儿园毕业了。她的两个孩子都曾就读于新昌县城南幼儿园,7年里,她见证了这所幼儿园的美丽蝶变:从借用祠堂、小学场地办园,到迁建后成为省级优质园;好师资不断补充进来。“很庆幸,我们把孩子的童年交给了城南幼儿园。”竺林丽由衷地说。 浙江以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为抓手,通过四轮行动计划、补短提升工程、学前教育条例、政府督查激励等系列举措,绘就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新蓝图。 普及普惠的首要目标是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近年来,浙江陆续下发了《推进落实公办幼儿园成本分担机制的通知》《建立浙江省学前教育生均经费制度指导意见的通知》《浙江省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2022年修订)》等一系列文件,在制度保障上筑牢普及普惠“底色”,督促各级政府落实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 自2024年起,我省明确公办幼儿园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不低于600元/年,已高于600元/年的地区不允许下调,逐步将生均公用经费提升至680元/年;通过购买服务、综合奖补、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大力推动幼儿园成本分担机制落实落地,全省101个设区市、县(市、区)已全部出台实施了公办幼儿园成本分担机制,大大减轻了家长的保育教育负担。 在政策和资金的合力托底下,仅最近一年,全省就新增幼儿园学位38700个。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幼儿园7703所,在园幼儿157万人,其中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96.30%,比10年前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77.32%,比10年前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 随着幼儿们顺利入园,提升普及普惠的“含金量”成了前进路上的“硬骨头”。目前,我省拥有1个国家级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和15个省级保育教育实验区,各实验区先行先试、敢想敢干,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幼教特色品牌。 杭州市临平区开设了“宝贝大仓库”“材料小超市”“陪伴式空间”和“星家”文化大草坪等各具特色的学前教育空间;台州市椒江区形成了具有椒江特色的“海蒙”系列园本课程;安吉县坚持让幼儿在支持性的环境中进行真游戏、获得真发展,“安吉游戏”早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此外,我省还在托幼一体化、幼小衔接、乡(镇)村幼儿园一体化管理、校地携手建设附属幼儿园等群众关切的薄弱环节上发力。从“有园上”“园好上”到“在家门口上好园”,一套覆盖城乡、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浙江样本”雏形初现。 以优质均衡为载体,实现学有优教 2024年5月,缙云县举行的文艺会演上,缙云县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三溪教学点的全体学生登台演奏了葫芦丝。为让学生们掌握一门艺术特长,集团把最具特色的葫芦丝校本课程辐射到三溪教学点,派出专职教师每周到教学点送教;2024年12月,衢州市柯城区新华小学教育集团跨校区开展“新华好味道”劳动周活动,城区老牌名校、新建学校、乡镇学校的学生共学共成长。 “七山一水两分田”,浙江的地理特征为教育的优质均衡带来了难题。但浙江有信心、有决心,瞄准区域、城乡、校际、群体四大教育差距,率先全省域推动义务教育城乡教共体和跨地教共体建设。 目前,全省共有4700多所义务教育学校(校区)参与城乡或跨地区教共体结对,教共体已覆盖95%以上的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和所有的乡村学校。2024年,教共体结对学校间累计开展教学帮扶活动7.6万节次,参与师徒结对、跟岗锻炼、支教和乡村学校名师工作室的教师达4.4万人。教共体正成为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基础。 浙江是全国外来务工人员主要流入地之一,每年暑假都有大批的“小候鸟”从老家赶来与父母团聚,留在父母身边上学是他们的心愿。对此,浙江不仅在全省积极健全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保障政策,确保随迁子女在家长常住地应入尽入,还推动各地通过挖潜公办学校空余学位、规模内适当扩班等途径,努力保障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实现从“就地上学”到“就地上好学”的跨越式提升。 两年来,全省积极稳妥压减民办民工子女学校135所,10.3万名原本在民办民工子女学校就读的学生由此享受到了公办免费的义务教育。截至2024年10月底,全省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93.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较2021年同期提高了13.7个百分点。 县中是一县教育质量的试金石与风向标。2022年,省教育厅联合五部门发布《浙江省山区26县和海岛县“县中崛起”行动计划》,次年首批58所结对帮扶学校举行结对仪式。 两年的时间不长,但足以令县中面貌一新。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派出13门学科的教学名师在龙游中学设立名师工作室、开展师徒结对后,龙游中学实现了特级和正高级教师的突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杭州第二中学校长蔡小雄领衔的名校长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入驻景宁中学后,为学校规划了“民族特色”“生态与生物特长”的办学方向,引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龙港中学在温州中学的帮扶下,成了学科竞赛圈的一匹黑马,在2023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预赛中取得历史性突破。 2024年3月,省教育厅趁热打铁,公布了第二批结对帮扶名单,除县域“头部”高中入围外,第二梯队的高中也被纳入帮扶计划,崛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让更多县中吃下了“定心丸”。 以补短提质为依托,强化夯基固本 2024年10月,位于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的浙江新农科教育教学中心建设工程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学校的现代农学院、园艺科学学院、食品与健康学院等涉农学院此后将整体进驻,全面协同推进新农科及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 高教强省战略落地以来,每年都有大量高精尖人才和莘莘学子加盟“浙”里高校。在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的大背景下,现有的硬件条件难以满足需求。一场事关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基建战斗由此打响。一年多来,浙江组织实施高校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学生宿舍提升、校园空间增容三大行动,为高水平大学和高教强省建设打好基础。截至2024年12月31日,208个高校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已全部完工,共惠及46所高校,新增床位1.9万个,更换电梯233台,更新电力设备71套,改造消防设备59套。 相比经济发展取得的亮眼成绩,高等教育一直被视为浙江发展的短板。对此,2023年浙江启动实施“双一流196工程”。 工程启动以来,我省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大学建设,擦亮“真理的味道”大思政品牌;突出顶层设计引领,指导12所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编制“一校一策”方案;以“双一流196工程”为引擎,引导高校在各自赛道争创一流;出台“高教新十条”,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深入实施“双百行动”,建立校院企顶尖人才“互聘共享”机制,实施“人才家园”建设工程;聚焦“315”科技创新体系和“415X”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新增本科专业70个,其中理工农医类专业占67.4%;省直有关部门坚持刀刃向内,推出向高校放权、为人才松绑的一套“组合拳”,进一步释放高校办学活力。 仅一年多,高教领域捷报频传:浙江工业大学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温州医科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均实现历史性突破。高校主要国家级人才由2020年年底的943人次到目前突破2170人次,实现翻一番。浙江高教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想让之江大地上每个学段的学生都沐浴在优质资源的阳光下,需要的是不断地补短板、抬底部:省级教育发展专项经费向薄弱地区优先保障,2024年向山区海岛县转移支付省级以上教育领域转移支付资金34.7亿元。2023年省财政下达专项转移支付资金17.55亿元,其中1.41亿元专项用于省内跨县净流入学生补助,11.5亿元专项用于随迁子女就读补助。 此外,我省还率先在义务教育领域探索“钱随人走”教育经费保障转移支付改革,以学籍系统为支撑,打破以静态地理概念来缩小区域差距和分配教育资源的传统做法,通过“人动财动”的做法,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源源不断流入薄弱地区的,还有优质的师资。针对山区海岛县教师队伍“引人难、育人难、留人难”的问题,浙江以“定向培养、定向培训、定向评聘”破题,打造了一支“留得住、教得好、结构优”的高质量教师队伍。 多年来,一批批由省内高水平师范院校定向培养的全科小学教师、中学紧缺学科教师奔向教学岗位,有70%的定向生是到山区海岛县的乡村学校任教;一位位名师名校长带着“菜单式”“订单式”等定向培训项目下沉乡村教学一线,浙派名师名校长等重点项目中也为山区海岛县单列参训名额;一群群偏远地区的骨干教师,通过参评“定向服务岗位”和“特设岗位”,发现扎根乡村、深耕基层也能有大作为、大收获,而创新的“带帽下达、人走帽留”的“定向”服务机制,督促他们沉住气、静下心,把根扎得更深。下沉的名师名校长、深耕的骨干青苗,汇聚成一股清泉,共同浇灌乡村教育之花。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从普及普惠到优质均衡,从夯实基础到扩优提质,浙江教育于变局中屡开新局,勇做高质量发展的弄潮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