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索引号: 002482082/2024-00202 文件编号: 浙教厅提〔2024〕85号 发布机构: 省教育厅
生成日期: 2024-07-15 主题分类: 教育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对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温17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4-07-15 浏览次数: 字体:[ ]

林建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浙江方言保护的建议的建议》收悉。该建议对于完善我省语言文字政策、改进浙江方言保护工作、促进教育强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厅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根据《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的规定》关于清单式答复的要求,经商省财政厅、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省妇联,现答复如下:

序号

具体诉求

答复内容

1

政府要重视方言保护与传承,制定保护方言的政策,完善法律法规,投入必要的人力财力,建立、健全浙江方言活力状况评估体系。

我省各级地方政府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同时,高度重视方言保护和传承,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专家实施、社会参与”的机制作用,将方言科学性保护列入浙江省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十四五”规划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浙江省传统戏剧保护振兴计划》《关于组织实施浙江省方言资源保护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并投入一定人力财力,实施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开展方言文化申遗等。

2

加强方言的调查和研究,建立浙江语言资源数据库。

1.组织实施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自2015年启动该工程以来,浙江省是全国第一批四个试点省份之一。近十年来,我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专家实施、社会参与”机制作用,共完成88个汉语方言调查点及5个濒危方言调查点的调查工作,编纂出版了《中国语言资源集·浙江》四卷11本,成功举办《中国语言资源典藏·苍南》新书发布会。

2.开展方言文化申遗。启动浙江省非遗传统戏剧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保护工作,持续开展浙江省濒危剧种守护行动、“浙江好腔调”传统戏剧系列展演、传统戏剧保护传承系列研讨等。目前我省传统戏剧有76项,其中25项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3.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已建立非遗保护数据库,浙江师范大学建立了浙江语言资源数据库采录平台,对语言资源进行收集、管理、展示、应用和实时监测,下阶段将进一步完善两项数据库的建设。

3

调整教学布局,建立方言课教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为此,在方言保护和传承中结合实际,在不影响正常教学下,利用学校兴趣班和课外活动展开方言教育,通过说唱方言童谣,讲方言故事,邀请老艺术家和相关人士到学校讲方言文化课,让更多的学生能接触方言文化和乡土教育,增加对家乡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在有条件的学校提倡开设和组织地方戏曲和曲艺的学习班、学生社团,目前各地已有不少学校参与,培养对地方方言的兴趣爱好。

4

优化语言环境,增强交流。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语言环境的缺失降低了方言的使用,加上大部分方言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优化语言环境,增强交流是方言保护和传承的有效途径。我们将积极采纳该建议,加强各部门之间协同协作,家校联动,聚焦家庭教育工作,推动在家庭中逐步形成一定的方言交流环境。一方面扩大宣传普及。结合2024年开展的“家庭教育专家进社区进学校”“亲子共读·书香润浙”等活动,适时加入方言文化宣传推广内容,为方言在家庭中延续营造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分层分类开发家长公益性学习课程,鼓励各地开发具有方言元素的地方家庭教育指导课程,阐释语言的历史演变和文化风俗的变迁,提高家庭成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起到潜移默化教育作用。

5

加强公共空间方言推广。

浙江方言资源是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公共空间方言应用推广上作了一些工作。一是谋划浙江语言资源系列成果走进杭州版本馆活动,包括以《中国语言资源集·浙江》、《浙江方言资源典藏》和浙江乡音为代表的影视音像成果等,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对接,走进公众,走进以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农村文化礼堂为代表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二是落实《曲艺传承发展计划》,探索实践新时代曲艺传承发展的浙江路径,打造曲艺展演活动品牌,激发曲艺生机活力。在全省各地开展曲艺“四进”活动,推进非遗曲艺书场试点工作,以杭州、宁波、温州、绍兴四市设立10个非遗曲艺书场为试点,推动曲艺融入时代,融入群众,融入生活。

6

建立方言博物馆、体验馆。

建立方言博物馆、体验馆是方言保护的重要举措,目前我省各地在政府倡导和有识之士的推动下,建立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文化博物馆、体验和展示馆,有效推动方言的保护工作。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我省数字化建设优势,注重浙江语言资源数字化开发利用和标杆文化品牌建设。一是着力论证和推动数字博物馆建设,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浙江语言资源数字博物馆”建设目标提供了技术赋能,建设场景化、人本化、绿色化、智能化为一体的语言资源数字体验空间将指日可待。二是在乡村振兴计划中,加强乡村博物馆建设,把中国语言保护一期工程采录到的语言资源,先行打造乡村博物馆试点,助力未来乡村旅游模式,推进地方语言文化景观建设,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感谢您对我省语言文字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录我厅门户网站(http://jyt.zj.gov.cn/),了解中国语言资源保护、我省语言文字工作等方面的信息。

(联系人:浙江省教育厅教材管理处阮伟群,电话:0571-88008875)

浙江省教育厅

2024年7月13日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