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平、江天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的建议收悉。该建议对于深化义务教育“双减”改革、改进学校日常管理、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厅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根据《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的规定》关于清单式答复的要求,经商省妇联,现答复如下: 序号 | 具体诉求 | 答复内容 | 1 | 优化教育资源 | 发挥课间多样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全省中小学校对素质教育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视程度,鼓励学校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的课间活动。一是让“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理念深入学生心中。构筑学生健康系统,深化大课间体育活动,切实推进中小学每天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全覆盖,实现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深入实施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行动计划,引导学生课间必远眺或到室外活动,增加户外活动时间,预防近视发生,延缓近视发展,提升健康水平。二是开展课间“一校一品”活动。鼓励学校结合校情开展富有特色的10分钟“活动圈”,增设大课间、无作业日、体育及艺术课程,让孩子有时间玩;通过“上天入地”“立体扩容”等方式,充分利用好校园里的走廊、转角、露台等“金角银边”,拓展课间活动空间,让孩子有地方玩;鼓励学校创设开发学校特色的课间文明活动体系,制定适宜的课间活动方案,尊重孩子的创意,让孩子有东西可玩。 落实减负提质行动。进一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系统治理教育内卷问题,强化依法治校,依章程治校。一是推进作业改革。做好全省作业改革成果展示,整体推进“素养作业”改革,加强初中作业管理,开展长作业、项目式、全阅读、综合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等多样态作业的研究与实践。二是抓好新课程标准落地。组织开展义务教育“聚焦新课标”专题教学研讨,加强素养课堂、素养作业、素养评价的研究指导。开展专题集体调研和学科视导活动,指导区域、学校、教师理解落实新方案新课标新要求。推进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细化研制评价框架、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优化综合评价项目。以“素养作业”“命题研究”为载体,助推初高中“教学评一体化”改革。三是迭代升级义务教育教学新常规。鼓励各地研制“双新”背景下的学校教学管理指引,推动教学新常规建设迭代,结合实际制定细则落实课间10分钟管理,启动落实新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新学科课程标准的样板校建设。 | 2 | 加大巡查力度 | 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学校责任和属地责任,规范整治学校日常管理失序问题,将“严禁违反国家规定的学生睡眠时间安排学生作息,或以各种方式挤占学生课间十分钟休息”纳入行动治理负面清单,对上课拖堂和课间禁出教室的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鼓励学校成立课间监督小组,轮流参与课间监督和管理。充分发挥责任督学的作用,要求责任督学每月一次下校进行教育教学行为的督导,发现课间休息等违规行为及时约谈学校负责人。完善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和教育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把落实课间休息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检验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优化基础教育教育生态的重要指标,纳入监测体系和区域、学校教育考核体系。 | 3 | 做好家校联动 | 深化家校协同育人。加大家庭教育宣传力度,联合省妇联共同开展“家庭教育专家进社区进学校”主题活动,用实用好“之江汇·数字家长学校”省级学习平台,面向全省中小学家长提供全公益、全开放的线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开发推广一批家庭教育“名师金课”,针对开学季、考试季等关键时间节点和亲子沟通、作业辅导等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有效汇聚省市县家庭教育直播课程,集中力量传播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指导学校把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重要职责,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落实家长会、学校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制度,指导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积极宣传科学教育理念、重大教育政策和家庭教育知识,介绍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回应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不断深化协同育人良好成效。 |
感谢你们对我省基础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录我厅门户网站(http://jyt.zj.gov.cn/),了解义务教育“双减”、课后服务、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的工作信息。 (联系人: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张黎,电话:0571-88008831)
浙江省教育厅 2024年7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