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市聚力打造“银耀共富工坊” 推动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 | ||||
|
||||
发掘终身教育内涵,努力办好“学校后”教育。龙泉市积极推进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改革试点,聚焦老年人群体,培育打造“银耀共富工坊”系列项目,构建优化老年教育培训网络,精准服务老年人“学历圆梦”和技术技能提升,助力老年人乐享美好生活。努力实现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的价值追求,龙泉市获评2023年浙江省市县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绩效综合评价优秀档级。 一、构建全覆盖老年教育网络 整合全市各级老年教育资源,依托老年教育联盟,构建“1+19+75”三级办学网络,涵盖了1所老年大学、19所乡镇(街道)老年学校、75所村级老年学堂,既充分发挥各自功能又相互协作,形成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支点,集农村文化礼堂、文明实践中心、文化驿站、养老中心于一体的老年教育矩阵。充分盘活现有教育资源,丰富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市域常住老年人教育覆盖率达到30%,有效缓解了老年教育“一座难求”的现象,积极服务老年人生活品质提升。 二、精准培训助力乡村振兴 从地情和民情出发,因地制宜,突出优势特色,丰富办学形式。市下辖锦溪镇等老年学校结合当地农业发展、老年群体就近创收的需求,设立“银耀共富工坊”,举办木耳包装销售、直播带货等培训班,实现课堂与工作岗位之间的无缝对接,帮助当地低龄老年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屏南镇老年学校开设的民宿运营课程,直接带动一批老年人成为民宿经营者,实现了家门口创业就业,增加了经济收入,有效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三、银龄研学撬动银发经济 充分挖掘区域自然环境、浙西南革命老区红色传承、青瓷宝剑非遗文化、少数民族独特风情等文旅资源,打造“红色烽火 乡村振兴”、“江浙之巅 探源问流”、“一剑钟情 从瓷开始”、“灵山秀水 康养龙泉”等4条老年人专属研学路线。将重走红军路、青瓷制作、宝剑锻造、畲医体验、孝义文化体验等活动作为课堂延伸,通过“学中有乐、乐中有学、以游促学”等方式,提升老年群体的参与度和体验度,不断丰富老年研学活动载体。2024年共组织银龄研学活动60余批次,3500余人次参与,形成“银发经济”发展新优势,为老年人美好生活注入新动能。
(丽水市教育局供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