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育报:数字点染 非遗焕新 浙江多校用数字化为非遗赋能 | ||||
|
||||
放大两倍的《千里江山图》长卷徐徐展开,静态的山水图景间,捕鱼、驾船、赶集等动景妙趣横生,一幅活态的江南山水图恢宏震撼;戴上VR眼镜,观众恍若置身佛光寺中,能近距离观察东大殿的精巧木结构建筑……日前,由杭州市余杭区和浙江大学联合共建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正式开放,首展“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宋画大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打卡。 得益于5G、VR、AI、云计算、动作捕捉等现代数字科技与传统文化的深度交融,光影丹青、名画“复活”、取像传真、国风变装等早已不是新鲜事。大量非遗项目也因此焕发新生,在线下能进行沉浸式交互体验,在线上有非遗影视化作品。从“电子镜像”到“数字资料”,再到数字资源库和立体交互空间,数字化越来越成为非遗传播、保护与创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 助力艺术化传播—— 写好非遗“散文诗” 每到周末,宁波市鄞州非遗馆都会邀请非遗传承人来现场进行活态展示。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教师董荪每周也会带学生来馆里,既做志愿者,也采集非遗相关素材。令他不解的是,尽管近两年参观的人多了起来,但总体看横向比仍然偏少,“明明政府很重视,投入也很多,为什么非遗就是热不起来?” 在与场馆负责人的交流中,董荪意识到,对于非遗传播而言,光靠实体展示、实地参观还是太窄了,无法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一旦年轻人接受了非遗,他们的传播力是很强的,也更善于为非遗发声。”他说,要通过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借助影像视频、数字平台、网络社群等,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呈现非遗之美。 用镜头语言记录是当前最常见的非遗数字化方式。“拉糖丝是个力气活,也是个技巧活,一拉一甩之间,全靠师傅双手的拿捏功夫……”原本琥珀色的糖水,在师傅手中凝成柔软的糖块,继而被拉成道道分明的白色褶皱,最后用榔头和糖劈敲出长短均匀的小块糖果。在浙江科技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师生的镜头下,绍兴市级非遗项目扯白糖的制作过程充满烟火气,也美得帧帧如画。 一窗砂纸,演绎古今传奇的海宁皮影戏;一方染布,写尽岁月遗书的苗染;箍里方圆,落刀寸寸成诗的圆木制作技艺……浙科大师生将拍摄的非遗微电影、制作的能360度VR全景预览的数字化博物馆等上传至ichstudy微信小程序,一个高校版非遗数据库雏形渐成。 “非遗数字化不是简单地拍个视频,怎么拍摄、打光、采访、配音等都是学问,现场采集拍摄所得也只是原始素材,我们不仅要做全景图,还要借助外部开发技术将它们搬到线上。”在浙科大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师唐伟看来,呈现美才能传播美,非遗数字化的过程也是艺术化的过程。 负责上“交互动画技术”课,唐伟会将非遗内容引入课堂,也会指导学生根据拍摄所得非遗素材制作交互软件。他表示,尽管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非遗类课程,但非遗数字化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专业技术与美学知识,都有相应课程作支撑。 推进专业化保护—— 补缺非遗“说明书” 浙江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师林友桂是资深的非遗数字影像制作专家,拍摄过的国遗申报片、省遗申报片及非遗纪录片有60多部。面对越来越多影视公司、高校师生、短视频博主等涌入非遗数字影像赛道,林友桂喜忧参半。喜的是非遗开始吸引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传播方式与传播效应得到了丰富与拓展;忧的是当下的非遗拍摄将传播与保护混淆在一起,甚至把传播当成了保护。 “对于数字非遗而言,传播与保护完全是两码事。”林友桂直言,非遗数字化传播就像一首散文诗,要以赏心悦目激发大众兴趣;但非遗数字化保护更像一份说明书,要真实记录非遗原本的状态,把每个细节如实地展示给大众看。在他看来,非遗申报片和纪录片就该像一位无形的“师父”,让观看视频的人能够照着学习,这样保存下来的数字资料就是非遗项目的“活化石”。 林友桂每次拍摄之前都要花大量时间走访调研,深入了解非遗的传承谱系和细节特点。在拍摄国家级非遗项目浦江郑义门营造技艺时,他几乎带着学生跑遍了整个浦江,不仅大量采集建筑技艺相关素材,记录下墙画、木雕等细节特征,还深入寻访了历史上的浦江画家及其与后世画家之间的联系;为了记录国家级非遗项目金华道情,他遍访金东区澧浦镇的年长者,请他们帮忙辨听并翻译方言唱词。“很多当地年轻人都听不懂唱词中的方言土语,如果不及时进行抢救性翻译,以后道情就要慢慢失传了。”他保存了全部的原始素材和数据,力求为相关濒临失传的非遗项目补上“译本”和“说明”。 “数据是最大的难点,需要靠大量的人力去采集。”董荪认为,对于非遗数字化保护而言,技术是基础,数据的采集与建库是关键,最终要指向应用。作为浙江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他积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调动党员教师及学生的力量共同参与非遗相关数据的前期采集及后期“训练”工作,仅鄞州非遗馆师生们一周就要去好几次。“以前对非遗的保护大多是实体保护、静态保护,数字技术的介入让动态、多元的保护成为可能。”董荪说。 推动创新性发展—— 探寻非遗“新样态” 在位于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的中国乡村美术馆内,观众们时不时拿出手机扫描画作旁的二维码,对着手机细细欣赏,间或夹杂几声低叹。手机屏幕里,原本静态、平面的农民画已然“舞动”起来,劳作、嬉耍等场景栩栩如生。“身临其境,原来农民画还能这么好玩。”观众们啧啧称奇,对设计团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农艺富民”数字农民画实践团竖起大拇指。 团队指导教师、杭电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产品设计系副主任张振颖是衢州人,自小对农民画这个家乡非遗项目情有独钟。近些年,他一直致力于推动农民画及其文创产品的数字化,“农民画艺术要走出去,必须要增强农民画文创的服务场景、数字传播和产业协同”。 于是,张振颖带领学生从农民画AIGC辅助文创设计、AR技术辅助传播等维度入手,开发数字农民画App、打造浙江省农民画数字文化创意案例库、建立互联网农民画营销平台、打造掌上AR画展等,“玩”出了传统农民画的数字新花样。张振颖表示,余东农民画数字化还只是一个起点,接下来他们还打算将AR技术应用到秀洲农民画、洞头渔民画等民间艺术数字设计中,构建艺术设计赋能“农民画数字化”样板。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智绣”团队师生将数字科技融入民族非遗刺绣中,借助数智共生设计数据库、数模共融设计打版一体化及两项专利面料等技术,创新推出更具特色的刺绣纺织品。“我们采用了图像风格迁移技术,将原创纹样图案模拟成刺绣效果,这样可以确保新鲜的设计创意灵感能源源不断。”团队成员表示。 “智绣”团队还摒弃了烦琐的传统小样实体制作,通过数字化3D建模技术来虚拟设计服装样式,利用计算机三角形网格算法数据结构来模拟上身效果,从而能更准确快速评估和调整不同体型穿着刺绣服装时的外观和舒适度。“我们一直致力于与乡村非遗展开合作,邀请当地绣娘承接订单,带动乡村绣娘就业。”如今,“智绣”团队已经打造出国雅、国韵、国风三大系列刺绣产品,引领了国潮风尚。 |
||||
|
||||
上一篇:中国教育新闻网: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文化数据工程研究院成立 下一篇:浙江教育报:衢州——产教融合 聚“链”向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