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以教育审计服务为抓手,助力教育生态健康发展 | ||||
|
||||
按:2024年,省教育厅对全省21个县进行了5年一次的轮审(审计调查),从对苍南县的审计调查结果看,该县审计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民办学校(幼儿园),但经实地调研指导发现苍南县教育局还是十分重视教育内审工作,机构健全、人员配备较强,内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其有关做法转发如下: 苍南县现有人口常住人口84.8万人(户籍人口96万人),各类学校212所,属我省山区26县之一(目前减为23县)。苍南县教育局经县委编办批准设立教育审计服务中心,现配备4名内审专职人员。近年来,苍南县教育局通过不断强化“一把手”直接领导,先后出台《苍南县教育系统“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苍南县教育审计联席工作会议制度》《苍南县教育系统纪检巡查和“三重一大”事项报备制度》等内控制度,全面提升系统管理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强化执纪问责机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教育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领导和组织保障。聚焦“学优苍南、教育强城”行动,全县教育系统不断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探索以内审促整改、以内审促规范的“苍南模式”,助力苍南教育生态健康发展。2022年以来,共开展10个审计项目,审计了111所学校“一把手”经济责任,涉及资金33.96亿元,退回整改资金64.41万元,提出审计意见574条。2024年率温州市之先开展“县级名师工作室专项审计调查”工作,曾获温州市内部审计先进集体等荣誉。 一是强化常规审计,构建闭环体系。遵循依法审计、服务教育等方针,实现审计内容全覆盖,规划“三年轮审”,实现“凡离必审”,筑牢校(园)长任期经济责任的审计防火墙,让领导权力“晒在阳光下”。强化多轮推进三年任期审计,点面结合,查改并举,建立整改“必回头看”制度,针对预算编制不准确、食堂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提出574条审计意见。其中,县教育局在2025年预算编制中“非两直公用经费”预算由原来的生均150元/人更改为师均3800元/人,进一步提高了学校教师的福利标准,有效提升了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教学质量。 二是创新专项审计,疏通教育堵点。围绕全县教育中心任务,开展幼儿园普惠性经费、大规模学校、非营利性民办中小学、新型公办幼儿园、县名师工作室等专项审计,有效疏通教育堵点。同时,为强化专项审计队伍建设,县教育局从学区、学校严格选拔政治道德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兼职审计人员,稳固充实审计力量,并通过集中培训、以审代训等方式,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使得专项审计工作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如2024年度开展的“县名师工作室专项审计调查”工作,系温州市首例县级专项审计调查。此次共审计名师工作室61个,涉及经费91.5万元,发现问题19条,退回整改金额1941元,涉及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合规性、效益评估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名师工作室规范管理和专项经费的有效使用,促进县名师工作室在培育优秀教师梯队等方面起到了关键少数作用。 三是突出重点审计,助力民生实事。针对民生实事中家长重点关注的中小学食堂管理薄弱环节,实施全面审计监督,检查营养改善计划、食材采购等,解决社会关注热点难点问题。2023年发现1例食堂合同条款执行不严,多支付近7万元,迅速移送纪检部门处理,追究相关责任人违纪责任,有效回应家长关切。2024年通过省教育厅审计,苍南县教育局迅速响应省厅要求,全县具备自主经营条件的中小学校食堂统一实行自主经营模式,同时,积极向县财政争取,提高了受资助学生的营养餐补助标准至10元/餐,作为受资助学生营养餐的纯食材成本,另通过下发食堂用工补助用于食堂用工费用支出,学校亦可用公用经费支付部分食堂水电费,极大地助力民生实事项目发挥出最大效益。 (苍南县教育局审计服务中心供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