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2082/2023-00292 | 文件编号: 浙教厅提〔2023〕53号 | 发布机构: 省教育厅 |
生成日期: 2023-07-04 | 主题分类: 教育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195号提案的答复 | ||||
|
||||
胡勇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对中小学生脊柱侧弯问题进行预防和干预》(第195号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省基础教育和青少年身心健康工作的关心与支持。结合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等部门意见,现答复如下。 脊柱是身体的脊梁、健康的支柱,内联五脏六腑外接四肢百骸,是人体的结构中心和控制中心,被称为人体的“第二条生命线”。但正如您所说,近些年来,受生活方式改变、学业负担重、电子产品多、运动时间少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儿童青少年姿态不良、脊柱弯曲异常等问题多发频发。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脊柱弯曲异常等问题又具有隐蔽性、潜伏性、延后性等特点,如未及时发现和干预,可能加速发展引发脊柱畸形,从而影响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基于上述问题,我们认为您提出的“对中小学生脊柱侧弯问题进行预防和干预”的四条建议十分中肯,也很有操作性,其中部分内容已经纳入省政府和教育、卫生健康等部门的工作安排,并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将脊柱健康纳入中小学生健康体检项目。2022年,省卫生健康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3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浙江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工作的通知》,鼓励各地探索实行“1+X”健康体检模式(“1”为基本体检项目,“X”为各地自选项目),其中将脊柱健康作为外科检查项目之一纳入基本项目。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工作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一般通过简单辨别的方式对学生脊柱健康状况进行初步筛查。 二是全省域开展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筛查工作。2023年省“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将“为300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展正脊筛查”列为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热议和良好反响。省教育厅积极回应民生关切,联合省卫生健康委、省体育局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全省儿童青少年“正脊行动”的通知》,将300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筛查指标分解下达至各市、县(市、区),要求各地严格按照省疾控中心制定的《浙江省中小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筛查技术方案(2023年版)》,分年级、分批次开展筛查,同时鼓励各地中小学校结合“5.21世界脊柱健康日”等时间节点广泛开展脊柱健康知识普及宣传,结合实际创作推广“护脊操”、开展中小学生午休“躺睡”工程等。截至目前,全省已完成脊柱健康筛查学生292万人,开展各类脊柱健康知识普及宣讲4000余次,覆盖学生345.8万人。 三是多渠道加强青少年正脊筛查支撑保障。组建省中小学生脊柱弯曲异常筛查专家组,分层级开展儿童青少年正脊筛查培训会,着力培养一批掌握脊柱健康科普宣传基本知识、掌握儿童青少年脊柱异常情况评判能力、以对孩子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参与脊柱筛查工作的一线筛查人员。省财政厅为青少年“正脊行动”提供专项资金支持,2023年下达经费3600万元,其余经费由市县财政承担,主要用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师培训、开展脊柱健康科普和筛查等工作。研发上线“省中小学生脊柱健康筛查应用”数字化平台,筛查结果通过平台纳入学生健康档案管理,与“浙学码”实现“一码归集、动态监测”;家长服务端链接科普课堂,不定期推送儿童青少年护脊小常识、脊柱健康知识科普讲座等信息,方便家长引导孩子养成健康良好的行住坐卧习惯;后期还将与医疗系统预约挂号功能对接,实现“初步筛查—干预建议—转诊咨询”一站式服务。 开展脊柱弯曲异常的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对于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接下来,我们将坚持系统思维,结合您提出的意见建议,不断优化和加强科普宣传、日常监测、定期筛查、精准纠治等措施,推动学校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全面预防和减少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发生率,为落实“五育并举”奠定健康基础。 一是常态化开展儿童青少年正脊筛查有关工作。从2023年开始,用两年时间对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一次普查,此后建立相对固定的筛查机制。其中,2023—2024年连续对义务教育阶段1、3、5、7、9年级学生开展普查;从2025年开始,每年定向抽取小学4年级、初中8年级的学生开展常态化筛查监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高中阶段学生开展筛查。 二是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预和矫正机制。根据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筛查结果,对无脊柱弯曲异常的学生,加强脊柱健康知识宣传教育,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对于姿态不良及脊柱弯曲异常Ⅰ、Ⅱ度的学生,由学校开展日常干预为主,推送给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关注、干预或纠正其不良姿态;对于脊柱侧弯Ⅲ度、脊柱前后弯曲异常的学生,及时将筛查结果告知家长,正确指引至专业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诊断和矫正治疗。 三是进一步加强脊柱健康知识科普培训。省教育厅将联动卫生健康、体育、妇联等部门,建立健全脊柱健康知识科普宣传体系,结合“5·21世界脊柱健康日”“9·1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脊柱健康科普宣传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的良好氛围。分层分类开展中小学校医、教职员工等培训,不断提升通过基本仪器早期识别和干预儿童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的能力,构建维护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的“第一梯队”。充分利用各类家校协同机制和家长学校平台,加强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教育,培养家长基本的脊柱弯曲异常观测方法,教育引导家长督促孩子养成正确坐立行卧姿势,加强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努力做到早重视、早发现、早干预。 四是持续优化中小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着力做好义务教育“双减”后半篇文章,实现作业减量、书包减重、学生减负;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开齐开足上好体育健康课程,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着力保障中小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利用大课间、体育课等时段开展“护脊操”推广普及;中小学课后服务期间,更多地设置户外活动课程,鼓励学生多跑多跳多运动;根据学生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课桌椅高度和座位,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为学生配备平躺式午睡设施,因地制宜利用各类功能教室、图书馆等场地,灵活改造学生午休场所,合理解决“硬件不足”的问题。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基础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张黎,电话:88008831) 浙江省教育厅 2023年7月1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