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2082/2023-00270 | 文件编号: 浙教厅提〔2023〕31号 | 发布机构: 省教育厅 |
生成日期: 2023-06-30 | 主题分类: 教育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699号提案的答复 | ||||
|
||||
方健忠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支持衢州打造全国职业教育样板城市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市域试点的建议》(第699号)收悉。感谢您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您的建议对推进和加强相关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衢州市抢抓机遇、先行先试,连续三年获评省职业教育发展考核优秀单位一类地区一等奖,在全省率先开展市域职业教育“五统筹”改革,为全省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衢州样本”。2022年,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市域统筹改革现场会在衢州市召开,衢州市介绍了《市域一体、强化统筹,探索职业教育改革新路子》的经验,“五统筹”改革成果获得充分认可。 一是强化市域统筹改革。统筹全市中职学校专业、师资、招生等工作,按照“四类清单”,确定中职学校特色发展定位。先后调整专业布点53个,遴选培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4个、新兴专业3个。中职学校与企业互设大师(名师)工作室53个,595名学校名师成为员工导师,132名企业大师成为专业教师。在省中职“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中,衢州市立项3个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和11个高水平专业建设单位,在项目中期绩效评价中获得5个“优秀”、6个“良好”、3个“合格”。获批省级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2个,遴选市级职业教育创新团队23个,培育市级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及培养对象46名,以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筹建中高职一体化教师团队13个。平均每年全市跨区域招生比例达23%。 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23年,衢州市11所中职学校分别与省内21所高职院校开展了中高职一体化五年制职业教育长学制人才培养,其中3所中职学校的6个专业与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五年制计划招生总数为2945人,占衢州市中职招生总数的比例为35.5%。2023年,5所中职学校与浙江树人学院、浙江科技学院、衢州学院开展中本一体化人才培养试点项目,面向中职招生总计200人,较上年提高了66.67%。创新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推动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有机衔接,提升了高级技能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迭代升级社会服务和技能培训平台,高质量建设四省边际(衢州)共富学院,加大“三新”人才培育力度。自2022年4月共富学院授牌以来,已开展培训300余期、受训人次达1.98万人次。四省边际职业培训联盟成员达45家,分布在衢州、上饶、武夷山、黄山等地,年职业培训量超4万人次。中职学校开展长学时职业培训5.49万人次,完成省级目标的109.8%。2022年,中高职院校毕业生留衢率分别为55.83%、24.24%。“乡村振兴大讲堂 农民共富推动机”获评国家级“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四是完善立法保障举措。出台全国地级市有立法权以来的首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地方性法规《衢州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2023年5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从合作设置专业、开发特色教材、学生实习、教师实践、职工培训等问题出发,全面破解“人、财、物”等要素和壁垒制约。全市相继建成华友新材料学院、常山工匠学院、开化校村命运共同体、智造新城产业学院等一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蓝领典范”校企合作企业达41家。建立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25个,其中2022年建立11个,占比44%。 诚如您在提案中所言,当前衢州市职业教育发展已经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新阶段,您的建议直指设区市职业教育改革迭代升级的关键。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服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进产教融合为鲜明主线,深化现代职教体系改革,支持衢州市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长学制人才培养改革,畅通学生成长成才通道。继续支持衢州市加快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层次。适应浙江产业高移趋势,着眼技术技能人才层次提升需求,按照一体设计、学段衔接、技能递进的人才培养路径,深化职业教育长学制人才培养改革,在“3+2”(中职3年+高职2年)、“3+4”(中职3年+本科4年)基础上,遴选符合条件的地区探索“3+2+2”(中职3年+高职2年+本科2年)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格的整体跃升,并在课程标准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 二是探索产教紧密融合新平台建设,推动产教协同育人。支持衢州深化市域“五统筹”改革,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推动建设一批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学院。全面构建与市级优势产业相适应的市域产教联合体。聚焦市级优势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园区,统筹打造一批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产教联合体。建设与县级块状特色经济相适应的县域产业学院。支持地方以县域为单位,统筹各类职业教育资源,依托区域块状特色经济,由国家级高水平高职院校牵头打造一批县域特色产业学院,推动专业平台和地方优势产业的深度融合。 三是以重点项目建设为契机,提升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继续深入推进“双高计划”项目建设,加强高水平高职院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育建设好“双高计划”建设院校,支持符合条件的高职院校申报下一轮国家“双高计划”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中职学校积极申报国家“双优计划”建设项目。支持衢州市职业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建设丝路学院、开展“中文+职业技能”等项目,支持衢州高职院校强化与产业互促发展,增强高端技术人才培养能力,深化与海外高水平职业院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打造国际水平的高职院校集群。 再次感谢您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心关注,并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联系人:职成教处徐梦佳,电话:0571-88008886) 浙江省教育厅 2023年6月29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