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信息素养 众筹评价亮点
——普陀区教育局召开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研讨会(信息科技专场) |
||||
|
||||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小学生综合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快推进信息科技学科评价体系的建立,实现区域学校学科评价经验的共建共享,2月17日,普陀区教育局召开信息科技学科评价专题研讨活动,全区各校信息科技教研组长参加了此次会议。 一、实践交流,智慧分享 在本次研讨活动中,各校就学科评价的实践作了交流。聚焦信息核心素养,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参与程度、知识掌握程度、技能熟练程度和认知能力发展等方面。评价过程包括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单元与期末评价等。综合运用观察、实验、模拟、仿真等方法,采用上机实践、作业作品展评、数字化学习实践记录等形式进行。普陀小学就过程评价与学业水平评价介绍了经验做法,从课堂作业、课堂发言、课堂表现、工具保护及整理四个维度进行分值量化。沈家门小学介绍了单元争章形式的评价做法,从学习过程、基础知识、实践操作、核心素养四个维度制定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沈家门一小介绍“课堂赞一赞”评价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作品展评、课堂纪律四个维度进行评价,在课中或课后进行扫码评价,通过智慧平台实时将评价内容结果等推送到每位家长手中。沈家门四小注重评价方式多样性和评价主体多元化,创新引入家长评价,激发孩子创作热情。 二、校间互评,共研共享 与会老师对本次各校提交的评价方案进行了研讨,交流了观点,并形成了基本的认识。对“基于UMU平台进行的大单元项目测评”的操作,重点关注学生项目开展过程中学习力的表现,基于四大核心素养对教材进行模块化处理。针对“过程性评价”,认为评价过程中不仅要有在不同时段的评价记录,更要能通过各阶段评价数据的线性图反映学生技能提高的过程和幅度,也可以在评价练习中适当配合游戏和小组之间的竞赛,能使枯燥的内容更加有趣,从而激励学生努力实践,提高成绩。围绕“活用‘之江汇教育空间’来进行辅助性的过程评价”,要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核心素养的发展,除了师生、生生语言评价,还可使用问卷星和之江汇教育空间来辅助评价。还有“借助希沃的班级优化大师进行评价”的做法,让教师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行为进行增减积分,使学生能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同时希沃跟班级的电子班牌打通,家长也可以随时登录APP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等等。 三、区域引领,推进研究 区信息科技教研员李昌华老师就《普陀区信息科技评价实施方案(讨论稿)》进行了解读。李老师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与《信息科技新课程标准》两个文件出发,明确了中央、省、市对于评价改革的意义及要求,之后就“信息科技学科的分项、过程性评价的使用、终结性评价的操作、评价的标准”等给出了建议。最后强调,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坚持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体现“教—学—评”一致性;要顺应时代发展、技术创新和社会变革,推进教与学方式改革;要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科学精神,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 (供稿:舟山市普陀区教育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