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中国美术学院2023年本科招生复试开考,反套路考题又来了——美术艺考,画风为啥总在变 | ||||
|
||||
2月22日,为期三天的中国美术学院2023年本科招生(复试)拉开帷幕。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本次复试回归线下。首日考试科目为中国画、书法学、图像与媒体艺术类,6000余人参加。23日至24日为设计学、美术学、环境设计类(大类)考试,三天共1.7万人次参加考试。 22日上午,中国美院图像与媒体艺术类色彩专业的考试结束。考题是卢米埃尔兄弟于1895年拍摄的黑白纪录片《火车进站》,要求以色彩默写的形式将图片转绘为暖色调场景。考生纷纷议论:“和备考的思路不太一样。” 今年1月,天津美术学院校考初试默画犀牛的考题,难倒一众考生。大家发现,这样“不按常理”的考题,这几年似乎越来越多了。作为艺术类考试的“重头戏”,中国八大美院每年校考考题都格外受关注,频频上热搜。 那么,美术院校校考试题的“画风”为啥总在变? 考题在意料之外 第一天考试结束,有考生告诉记者,考题出乎意料,对他而言更难了。 近些年,中国美院校考题目经常“出圈”。“‘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当看到这句文字的时候,我们心中会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在两个小时内画出来。”这是中国美术学院2022年图像与媒体艺术专业复试的命题创作。2017年,中国美院“中国画”科目中的一道考题是,根据对唐代刘长卿《寻南溪常道士》一诗的理解,完成一张主题创作。不少考生考完后感慨:“虽然是考美术,却像是考语文。”“题目有内涵,不太看得懂。” 在此之前,美院校考大多着眼于素描、写生等基本造型能力的考察,而现在的要求更高了,基本功之外,还要考察考生的专业素养和艺术修养。 考题为什么要变?其中一个原因是,随着专业的调整与设置,跨学科专业不断出现,需要选拔更加复合型的艺术人才。这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何近年来“跨界”的考题越来越多。 从近年来中国美院的考题变化中可以看出,招生初试侧重强调学科素养,重点考察基础造型能力,题目会明确具体的绘画对象;复试则更侧重考察各大类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强调考生对专业的理解、专业能力的掌握,题目更有专业针对性,以达到精准选拔的目的。 跨界成为趋势 不仅仅是中国美院,国内其他美术院校的考题也在变。事实上,美术院校的命题之变早在数年前就已见端倪。 2015年底,中央美术学院以一道“棒棒糖”考题让考生措手不及。仅北京考点,学校就为约2000名考生准备了80斤棒棒糖,不少专业的考题都围绕这根棒棒糖。比如在“设计基础”考题中,考生先被请吃糖,再以品出的味道进行包装设计。 从那时开始,美术院校的命题探索,就没有停止过脚步,也有考题因打破套路而刷屏网络。 比如,中央美术学院2017年有道考题出自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的经典歌曲《答案在风中飘》,要求考生绘制一幅能表现该歌曲意境的造型视觉画面。 2019年,广州美术学院设计类考题中有一道关于“状态”的考题,要求考生在“紧张”“放松”“激动”三种状态中,选择其一展开联想,撰写一段关于状态与心情的文字,并根据文字描述完成创意设计。 2021年,清华美院有一道考题,要求考生以唐诗《静夜思》中表达的意境创作一幅素描作品。 美术考试中这些备受争议的所谓“偏题”“怪题”也在业内引起讨论:这会是美术院校未来的命题趋势吗?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曾直言,这类考题今后只会越来越多,就是要打破封闭式考察,一改考生的应试准备,更多地注重综合素养,考察短时间内打开思路的能力。 相比相对容易训练的专业功底,各美术院校的考题更加侧重考量学生思辨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和想象力。 风向标指向哪里 考试命题一定程度上是招生的风向标。命题方向的改变,从一个侧面体现美术院校的招生之变和艺术人才培养之变。 前些年,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美术高考,社会上的一些考前培训机构为了赢得市场,绞尽脑汁寻摸应试的路数。为了让考生短期速成,以背题、套用或临摹考题等的方法,反复训练考生。“这样的训练方式让考生的风格日益模式化,学校在招生时很难从试卷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作出准确的判断。”一名美术院校招生负责人说。 简而言之,美术院校最初考题的变革就是要甩开这种应试模式,既让培训机构猜不中考题,又能通过考试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招生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环节,另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是,美术院校希望培养什么样的艺术人才?中国美院院长高世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美术学院不只是为艺术界输送人才,艺术教育也不只是教学生从艺的技能,而是培养他们深度参与社会进程的能力、处理问题的深度理解力和高度创造力。 这一倾向反映到招生考试中,“未来的艺术家、设计师不只是技艺娴熟,更要对人类文化史、社会史有大体上的认知,对人文科学有基本的认识。”高世名说,无论是考试模式的优化还是命题的改革,都是为了加强对考生艺术理解和创意潜能的考察,从而选拔出真正热爱艺术、具有创作冲动和创造潜能的年轻人。 命题的改变,直接影响的是考生,间接反映的是美术教育行业的导向和标准。对社会而言,艺术教育和它所带来的影响,则着眼于未来的创造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