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规章制度

浙江省人民教育基金会信息公开制度
(试行)
发布日期:2022-09-27 浏览次数: 字体:[ ]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本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的信息公开活动,提高基金会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保障捐赠人、受益人和基金会的合法权益,加强社会公众对基金会工作的监督,推动基金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基金会管理条例》《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基金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信息公开,是指基金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规定,将基金会内部信息和业务活动信息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的活动。

       第三条  基金会遵循真实、完整、及时的原则,主动公布应该公布的信息,依法不予公布的信息除外。   

       第四条 基金会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不得以新闻发布、广告推广等形式代替应当履行的信息公开义务。

第二章  信息公开范围

       第五条 本基金会公开的主要信息包括:机构基本信息、基金会基本制度、接受捐赠信息、公益活动情况、专项工作报告、重大资产变动及投资情况等。 

       第六条 基金会主动公开的信息内容:

       (一)机构基本信息。基金会基本情况、业务范围、组织架构、理事会成员情况、年检情况、评估结果、招聘信息、联系方式等。

       (二)基本管理制度。基金会章程、信息公开制度、项目管理制度、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等。

       (三)接受捐赠信息。基金会年度获得捐赠总额、接受捐赠时间、捐赠来源、捐赠方式等。

       (四)公益活动情况。公开募捐、慈善项目、慈善信托的有关情况。

       (五)专项工作报告。年度工作报告、财务会计报告和审计报告。

       (六)重大资产变动及投资、重大交换交易及资金往来、关联交易行为等情况。

       (七)法律法规要求公开的其他信息。

       第七条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以及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慈善信托的委托人不同意公开的姓名、名称、住所、通讯方式等信息,不予公开。

第三章 信息公开方式

       第八条 信息公开方式

       (一)基金会官方网站定期公布。

       (二)按照登记管理机关要求,在指定媒体上公开相关信息。   

       第九条 按照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财政税务等部门和捐赠人的要求,基金会应如实提供相关信息或专项报告,并将信息公开活动的情况如实在年度工作报告中予以反映,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检查。   

       第十条 信息一经公开不得任意修改,确需修改的,应当严格按照内部管理流程履行程序。   

       第十一条 信息公开时限

       (一)法律法规对信息报送和公布时限有明确要求的,按照规定公开信息;

       (二)凡属主动公开的信息且法律法规没有明确时限要求的,基金会应当在事项完成后及时公开。   

         (三)  捐赠款物拨付和使用信息,基金会采取动态方式及时公开。      

第四章  信息公开的实施与监督

       第十二条 基金会秘书长负责协调各信息归属部门制订基金会年度信息公开工作计划并提交理事会审定。理事会对信息披露具有最终决定权。

       第十三条 基金会各部门对信息公开工作各负其责,对提交公布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负责,并有效管理。 所有已经公开的信息,需制作信息公开档案,妥善保管。未经批准的信息不得擅自公布。

       第十四条 基金会将信息公开活动在年度工作报告中予以如实反映,并接受主管单位和民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 基金会应当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了解社会各界对信息公开工作的反应,对发现和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本基金会理事会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十七条 本办法经2022年9月7日第三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