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教育报:一堂课架起“三座桥“——杭州高级中学“双新”建设在传承中创新 | ||||
|
||||
“我会写一封网络公开信,‘内涵’我的父亲!”男生推了推眼镜,神情严肃地说。此话一出,课堂上瞬间热闹起来,有人叫好,有人摇头,还有人小声嘀咕“‘内涵’这个词那个时候还没有吧!”这一幕出现在杭州高级中学贡院校区高一(6)班一堂普通而又特别的历史课上。 说它普通,讲台上站着的教师是学生们都很熟悉的班主任兼历史教师周小锋;说它特别,这堂“杭高青年的革命进击”历史课,是跟语文、美术、音乐等科目一起开展的项目化学习课堂。 说起杭高项目化学习的缘起,绕不开“双新”二字。2020年7月,教育部公布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校遴选结果,杭高成为首批国家级示范校。“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育人的主渠道,杭高‘双新’建设始终以课堂为抓手。我们发现课堂成了一座桥梁,它不断延伸,终点正是回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3个问题的‘杭高答案’。”校长唐新红说。 承载之桥:“杭高的学生眼里有光” “1919年秋,施存统回老家金华探望病危的母亲,看到嗜赌如命的父亲不给母亲治病,甚至时常虐待母亲。”课件上的一段背景介绍,让学生们的神情都凝重起来。杭高学生对施存统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是载入校史的校友。 这堂历史课,周小锋选取了施存统反封建家庭制度的文章《非孝》,在讲解了其历史背景后,向学生们提出一个问题:若你是施存统,面对这样的原生家庭,会怎么做?这个问题一下子就将学生们拉回百年前的中国,“学生学习历史最好的方法,就是带他们回到历史,让他们自己去感受,去思考”。周小锋说,在他的“穿越教学法”之下,学生们会带着现代人的思维与历史人物对话,迸发出奇思妙想,就像开头那个“内涵”父亲的男生。 “加油,加油!”呐喊声一阵高过一阵,18米攀岩绳上的3名女生正用尽全身力气往上攀爬,这是杭高钱塘学校高一新生军训中的特色项目——18米攀岩。攀岩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它带给人的挑战是包括身体、技术和心理等全方位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句格言,很多学生从小听到大,但在攀岩这项运动中他们可以直观感受到。 此外,杭高在体育课中设置攀岩运动项目,并开设攀岩运动选修课,供有兴趣的学生进一步选修。“成为‘大写的人’首先要有强健的体魄,学校重视体育课程的建设,目的是让更多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唐新红介绍道。 在杭高,学生能做许多“雅事”,譬如参加樱花文会。3月21日,杭高人期待已久的樱花文会以云上直播的形式举行,直播结束点击量突破50万人次。在鲁迅先生手植的樱花树下,唐新红笑吟吟地宣布第十七届樱花文会开幕。梧桐树下,挂满了学生们写的诗句,一条条“樱花絮语”尽管被雨水打湿,但诗心犹在。 在杭高,学生有很多可以施展才华的舞台。学校现有70余个学生社团,有在国内外获奖无数、将“杭高星”挂上天际的天文社,有继承“湖畔诗社”悠久传统的鲁迅文学社和话剧社,还有管乐团、思辨社、音乐社、街舞社……杭高学生在仰望星空时采撷梦想,在脚踏实地后探寻真理。 贯通之桥:一丝一缕尽是“杭高味道” “当手掌印落下的那一刻,我感觉心中的使命感升起来了。”高一(12)班学生庄子言说,她参与的项目化学习课程是“全球语境的碳”,包括地理、政治和化学3门学科。“前期学生进行分组,分别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角度出发,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调研等方式去探究。课堂上我们以模拟政协切入,学生作为新闻发言人汇报成果。”政治教师何红霞介绍道。 “从‘小白’到‘略懂’吧。”高一(12)班学生郑晨熠用两个词总结自己的感受,他负责的是各地关于碳排放的政策收集整理。“我们以前学习化学都是停留在课本和理论上,通过这次项目化学习,我们的考虑会更系统化,会结合各地的环境、政策和经济技术水平等考虑。”郑晨熠说。 对学生而言是一次全新的体验,但对教师而言是一次打破自己的挑战。“在项目化学习中,要有理科思维,我需要找到一个切口,既能体现化学的学科思维特性,又要包含一些符合高一学生接受水平的知识点。”化学教师俞贾敏琢磨了很久,最终将切口放在了化工生产。 “以往的历史课缺少一些与学生的长时间互动,这次我希望把课堂还给学生。”作为校史馆馆长的周小锋对杭高历史的理解尤为深入,他以“觉醒”为切口,将课堂搬到校园,把文物搬进课堂。 在杭高教师中,流传着一句话:“课程拿得出手,课堂站得住脚。”“工作第6年的时候,我就感觉没有什么新鲜东西教给学生了,所以我选择读研进修。”教科处主任包素茵认为杭高的教师应当是“科研型教师”,从教30年的她坚信,杭高的教师是有底气的。 “杭高老师专业背景是多元化的,学校不仅给老师们自在的发展空间,更给他们打造了一个坚实的‘后台’。”包素茵口中的“后台”是指杭高围绕“双新”建设搭建起的课程体系,她认为项目化学习是一个窗口,背后是强大的校本资源支撑,指向紧紧把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个目标。 自2012年深化课程改革以来,杭高一直在探究高效、真实、多元的课堂,涌现出学科跨界、自主研创的“创客”选修课程体系,依托樱花文会、养正学堂等平台开发出高中生领导力课程群,还完善了项目化学习特点明显的天文、水文、人文“三文”课程体系。 杭高课程体系的重构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并非停留在纸面上,学校依托课程建设、课题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序结合,将精品课程的内容整理出版,固化为校本教材资源。具有营养学专业背景的化学教师陈英豪,他的省级精品选修课“手掌上的化学”就变成了选修课的教材,学生们了解自己身边的化学原理,知识从“习得”变为“化用”。 “创客、领导力都不是新词了,你们的课程一点都不时髦。”包素茵听到此类质疑声,并不在意,她认为杭高的课程体系是有“杭高味道”的,是国家教材与校本教材之间的桥梁,是具有传承性和持续性的。 传承之桥:“我们不是几个人,而是一代人” 初夏的正午,走进杭高贡院校区,一条长长的林荫甬道跃入眼帘。脚步向前,思绪却一点点被拉回百年前。甬道的一头是百年前为国家救亡图存前赴后继的杭高青年,另一头是如今健康阳光想要成为“大写人”的新杭高青年。 鲁迅、李叔同、郁达夫、陈望道……这些出现在课本上的名字,在杭高的校史馆都能看到。每年杭高新生进校,第一堂课就是参观校史馆。除了参观,教师会设置一些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校史馆找寻答案,班级间还会进行校史知识竞赛。“把校友资源变成教学素材,学生会立刻觉得距离拉近了。”语文教师高利主讲的选修课“杭高人文涵养”,深受学生欢迎。 “我感觉很荣幸,能跟我崇拜的人踏在同一片土地上。”高一(6)班学生陈禹从小喜欢文学,进入杭高学习,行走在校园里,聆听李叔同先生的《送别》,追寻众多文学大师的足迹,她倍感荣耀。 在杭高,有一支红色根脉自百年前延续至今。贡院校区甬道西侧的草坪上,“一师风潮”碑刻、“浙潮第一声”雕塑肃然矗立,诉说着这所学校的百年风云岁月。1924年,陈望道在《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中写道,世间最高价值者三:真、善、美。近100年后的今天,在杭高这片土地上,“真善美”种子工程仍在持续推进中。 青春思政课、养正晨课、主题微团课、先进事迹宣讲……杭高学子在与先贤前辈的对话中,感受各个时代杭高人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发展、共命运的坚定精神。弦歌相继,知史鉴今,在读懂他们的选择,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过程中,新一代杭高人感悟初心与使命,承先辈之志,汲取奋进力量。 “既要善其身,又要济天下,家国情怀是流淌在杭高人的基因中的。”说这句话的是高一学生张赫,意气风发的少年,眼神熠熠生辉。在杭高人心中,爱国主义不是口号,是杭高前辈们用鲜血写就的精神丰碑。 “若你是当时经历过风潮的学生,离开一师后,对未来会有什么打算?”历史课快要结束时,周小锋又抛出一个问题,教育救国、文化救国、革命救国……杭高的前辈作出自己的选择,新一代杭高人也有自己的回答,而且这些回答要用一生去写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