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 教育动态
索引号: 002482082/2022-00200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省教育厅
生成日期: 2022-05-10 主题分类: 教育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浙江理工大学:依托数字化改革 积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新格局
发布日期: 2022-05-10 浏览次数: 字体:[ ]

长期以来,浙江理工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数字化改革为驱动,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探索符合学校心理工作特点的管理模式和制度,形成教育教学精品化、咨询辅导专业化、学习培训规范化、文化活动多元化、预防干预全程化的心理育人体系,有效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协同工作格局,全力筑牢校园安全稳定的坚实屏障。

一、强化感知系统效能,数字赋能“拓宽度”

2020年,学校成立学生思政大数据研判与决策中心,先后培育建设30个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利用大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研判,建立思政主题大数据监测体系,提升“校-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危机预警防控体系效能,打造以数据探路、动态追踪、精准研判、危机预警为一体的学生态势感知系统,有效优化危机预防干预机制。2021年,学校在原“数字画像”项目基础上申报的《数据融合、浸润感知——基于学生行为态势感知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再次获立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项目通过“数智赋能”将网络育人和心理育人工作有机结合,运用数字画像、大数据预警助力心理健康教育精准施策,完善前期预防与后期干预、传统追踪与数据预警等多维融合的工作渠道,形成问题发现、预判、转介、解决的精准闭环。

二、强化情商教育特色,数字助力“增亮度”

学校将情商教育作为大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学校于2017年成立大学生情商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培育专兼职教学科研团队,牵头组建长三角高校大学生情商教育联合研究中心,定期召开长三角高校大学生情商教育论坛,从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等多维度开展生活化心理健康教育。积极运用开发数字资源,创新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编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形态教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入选教育部易班优课共建优质课程资源库。学校“艺绘心声”艺术表达工作坊、“心灵手巧”心理工作坊在全国高校相关赛事中斩获佳绩。一年一度的情商文化节、“5.25”大学生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心理情景剧大赛、微电影大赛、我的“心晴”故事征集、心理演说大赛、科普志愿服务等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培育了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三、强化云端咨询服务,数字保障“显温度”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15个二级心理辅导站整合专兼职咨询师参与网络心理咨询服务,成为了守护学生心灵家园的一道靓丽风景。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陆雯教授云端主讲的“做情绪的主人”成为学校开学第一课,每场观看学生达5万余人次。为了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心理焦虑,防范因疫情而引发的各类心理疾病,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联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等机构在抗疫期间持续推出“云端诊疗室”,为需要心理援助的中外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在线诊断、远程配药等一系列的免费服务。

四、强化心理育人能力,数字强兵“有力度”

学校启动“红桑籽”学生心理成长助力计划,以心理育人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数字化改革为动力,旨在进一步挖掘心理育人资源、凝聚心理育人合力,共同守护、助推学生心灵健康成长。学校定期开展专兼职心理咨询师技能培训和工作督导,健全基层心理信息员队伍,完善朋辈辅导机制,举办心理委员专业轮训,师生团队依托线上平台开展生命价值观教育、大学生恋爱观教育,围绕人际沟通、团队合作、自我成长、亲密关系等主题开展积极心理取向的团体辅导,取得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性成果。此外,学校还依托在线资源探索家校合力、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的模式,组织开展新生心理健康“亲子心理课堂”等活动,得到广大家长和学生的高度肯定。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