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2482082/2022-00765 | 文件编号: 浙教厅提〔2022〕4号 | 发布机构: 省教育厅 |
生成日期: 2022-06-02 | 主题分类: 教育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温104号建议的答复 | ||||
|
||||
谢淑青、陈余钿、胡海伦、包晓忠、杨斌 、谢木樨代表: 你们在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改变浙江省初中科学、初中社会课程设置的建议》(温104号)已收悉。 感谢各位代表对浙江省基础教育,特别是综合课程设置实施情况的关注、支持。我厅高度重视,专门召集相关处室、直属单位负责人和相关学科教研员进行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浙江省开设综合课程是基于国家课程设置的要求 1985年,浙江受教育部委托,承接全国面向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改革试点任务,授权浙江可以独立设置课程和教学计划。原省教委根据国家教委领导“贯彻精简课程、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的指示精神,把设置综合课程列入初中课程改革,设置开设《社会》《自然科学》两门综合课程,首创中国实施综合课程之先河。 进入新世纪,顺应教育改革发展要求,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2001年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在“课程设置的原则”部分也明确提出要“加强课程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三到九年级设科学课”。同年,教育部制订了《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01版)》《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01版)》。浙江省初中综合课程的课程教材改革在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规范引导下继续深化实施与研究。 2022年4月,教育部公布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其中就包括有《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修订的课程方案中强调要“加强课程综合,关注关联”“加强综合课程建设,完善综合课程科目设置,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综合课程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二、浙江省综合课程改革始终聚焦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从发展历程来看,浙江的综合课程改革始终顺应不同历史阶段对于学生培养的教育要求。上世纪八十年代,我省学生流失率一度上升,调研发现分科教学造成教材要求过高、难度过大、学生负担过重是重要原因之一。浙江省设立综合课程之初,就是想通过降低课程难度,遏制我省学生流失率上升的趋势。到1997年,经过两轮综合课程实验,学生的发展状况达到了预期效果,教育部也充分肯定了综合课程改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综合课程研究成为我国课程研究的热点,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结,为学生提供与真实生活密切联系的真实情境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浙江省综合课程前期的探索为全国提供了实践经验。 从综合素养培养来看,经过30多年的实践探索,初中学习综合课程的浙江学生已达29届,累计培养了1500万多名初中毕业生。以初中科学课程为例,近几年各种PISA测试和全国教育质量监测中,浙江省学生的科学素养、学业成绩均在全国领先。2009年、2012年,浙江省作为我国10个试点省之一参加PISA测评,学生科学测评成绩在10个试点省中均位列第一。在PISA2018中,浙江省学生科学素养表现平均分高于我国其他参测的四省市;与其他参测国家(地区)相比,浙江省学生科学素养表现平均分明显高于OECD平均水平,在全球参测国家(地区)中排名第一。在2017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组织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科学学习质量监测”中,浙江省八年级学生科学学业成绩在31个省市及兵团排名中也是第一。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浙江在综合课程实施中也及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如2016年我国开始实施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在教育部教材局的指导下,浙江及时对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材使用出台了专门意见,积极落实统编教材使用相关要求。在近期公布的新修订课程标准中,不再出现“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省教育厅教研室也在第一时间组织教研员研读学习了《义务教育历史学科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地理学科课程标准》,做好对接准备。同时,浙江省现行《人文地理》也将根据新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统筹地理与科学中自然地理学习内容,进行修订或重编,不会另用分科地理教材进行教学。 三、浙江省综合课程教师队伍建设已具规模 从教师培养方面看,为了给一线综合课程教师提供专业支持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上一轮课改时省教育厅教研室分3年时间对科学教师、历史与社会教师进行课程的全员培训,随后每年均会组织省级初中科学、历史与社会教学疑难问题(关键问题)培训,建立省、市、县、校四级教研网络,建设全省免费共享的教学网络资源,制定初中毕业学业科学科目考试标准等。 从师范生培养方面看,以科学教育专业为例,2001年,教育部正式批准重庆师范大学设置科学教育本科专业,从此科学教育专业的开设普及开来。2020年,全国共有超过40家高等院校招收“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其中不乏华中师范大学、东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知名院校,省内有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杭州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湖州师范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台州学院等7所院校招收“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 目前,浙江省已经形成了分层次、多路径、全方位的教师可持续专业发展机制,省内中小学职称中单设初中科学、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系列,评选初中科学、历史与社会特级教师,各级教研室配备专职的初中科学、历史与社会教研员等举措成就了一支结构合理、能够独立承担初中综合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 综合课程的实施一直是浙江省乃至全国课程改革的难点热点问题。针对你们所提出的宝贵建议,下一步我们将加强教师对新修订科学课程标准的研读学习,进一步深化科学课程、科学教材中初高中学段衔接的问题研究,编制更加适合浙江学情的综合理科教材;继续加强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研制优质资源、培育典型案例,为教师胜任科学课程教学提供支撑,进一步引导教师提升专业水平与执教能力。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省级课程设置实施方案须报教育部备案后方可执行,你们的有关建议我们也会通过正常渠道向教育部汇报。 再次感谢你们对我省基础教育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省教育厅教研室喻伯军,电话:56870075) 浙江省教育厅 2022年6月2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