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办理
索引号: 002482082/2022-00760 文件编号: 浙教厅提〔2022〕108号 发布机构: 省教育厅
生成日期: 2022-07-06 主题分类: 教育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省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绍65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2-12-30 浏览次数: 字体:[ ]

刘国仙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建议》(绍65号)收悉。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支持。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自2021年“双减”工作启动以来,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从“先行”“示范”的高度,打好“双减”攻坚战。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下,我厅一手抓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不断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一手抓校内教育教学和课后服务质量提升,不断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目前,课后服务已覆盖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让教育回归学校、让学生回归校园”的目标基本实现,良好的教育生态正在加快恢复,我省“双减”工作得到教育部的充分肯定。

对您反映的“双减”中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的有关建议意见,我厅高度重视,逐项对照研究、改进落实。

一、关于加大政策贯彻落实,加大查处力度的建议

您反映的“有些学校继续超额布置作业的情况”,我们是坚决予以制止的。为防止少数学校落实“双减”政策不到位甚至阳奉阴违,教育部和我省进一步畅通“双减”工作投诉举报渠道和监督查处力度。

一是纳入省平台动态监测。作业管理问题已于2021年秋季学期列入省委“七张问题清单”落实“双减”相关工作的指标,在浙江“双减”在线应用动态监测、定期通报。

二是落实投诉件派单查处机制。自开展“双减”以来,教育部通过“全国中小学服务管理平台”开发了“双减”相关问题群众举报线索交办功能,国务院互联网+督查、教育部官网、中国教育督导平台等渠道受理的“双减”投诉举报统一由教育部平台转各省办理。我厅接到有关投诉件后,落实各级教育部门逐件核查处理、挂牌销号。对查处属实的由各地教育部门对相关学校和责任人予以追责、严肃处理。下步,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及时掌握基层情况,加大违规查处和失责问责力度,落实属地责任,对造成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行为,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三是研制作业负担无感采集监测平台。为全面落实各地各校作业监测,我厅正在研发浙江“双减”在线应用—“浙里课后服用”,其中专门设置了“作业晒评台”,将各地各校布置的作业及预估时长进行晾晒,对学生在校内或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情况,家长可登录进入相应地区和学校背靠背评议。评议结果作为地区及学校“双减”工作成效及督查问责的重要依据。该应用平台计划2022年秋季学期实施。

四是运用第三方监测结果研判面上整体情况。省社科联组织的第三方调查显示,“双减”以来,家长群体感受学生作业量减少、课外补习时间减少、课外文体活动时间增加的分别占72.2%、55.6%、63.6%,其中小学生作业量减少比初中更显著,开设晚自习后,初中生课外补习时间显著减少。

在加强作业管理方面。我省出台了义务教育作业管理意见,全面加强对作业来源、设计、布置、批改、反馈、讲评、辅导等各环节的统筹管理,实施每天作业量公示制度,有效扭转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片面刷题等突出问题。根据第三方监测,目前全省范围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在校内课后服务或晚自习时间段完成作业,家长普遍感到孩子校内作业负担减轻。为提升作业管理和教学水平,我省设立了义务教育作业改革实验区,在全省范围征集和推广优秀作业管理案例,出台学科作业设计与研究指南。各地也积极创新,涌现出不少好做法好经验,比如宁波市统筹研发综合性、实践性大作业。通过制度规范、实践指导、监督评价“三项创新”打造作业减负提质闭环,让孩子既“吃饱”又“吃好”。

二、关于严格规范课堂教学行为的建议

您提出的“严格规范学校文化课教学活动,课堂不得超时,不得占用课间、自修、体育课等时间,严格按教学计划执行”的建议很有针对性。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高效课堂是落实“减负”的核心环节。为了全面推动学校教学质量提升,规范课堂教学,我省发布了《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学基本要求(2021版)》《浙江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管理指南》等文件,设立“改进学校教学管理”试点项目,确定23个县(市、区)为试点地区,指导学校落实教学常规、改进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确保教师按课程标准“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下一步,将实施试点地区教学改革,通过提炼总结改革经验,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能力,有效执行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规范课堂教学行为。

三、关于加强体育课体育锻炼的建议

您提出的“加强体育课、体育锻炼课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提升身体素质”的建议,与我们当前通过深化体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改革理念完全一致。2021年11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省教育厅牵头建立全省青少年体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联合省体育局印发《浙江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体育大课间,重视课后服务中的体育类活动开设;组织全省中小学生体育竞赛和四大联赛等体育赛事活动;大力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开展全省校园足球文化节活动,已连续举办全省中小学生足球联赛11届。

下一步,我省将以“双减”为撬动点,在学业负担上做减法,在德体美劳上做加法,积极构建五育并举的育人格局。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实施青少年校园足球综合改革试点,推进校园足球、游泳等特色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的吸引力、影响力。

四、关于开辟线上教育资源供学生课余时间选用的建议

我们十分赞同您提出的开辟线上教育资源、供学生选用的建议。我们主要采取如下举措:

一是上线之江汇课后学习服务专区,提供免费线上学习服务。2021年9月,我厅在之江汇教育广场上线免费线上学习服务专区,首期推出品德修养、科学创造、艺术育美、体育运动和劳动实践五大类123门免费线上学习课程,共计1600多个课时,以支持全省义务教育学校课后选用和中小学生自主选课学习。

二是组织名师金课在线直播和教学指导。由各地教育部门推荐,全省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省教坛新秀等名师领衔组成的300余人教师团队,携手教育技术专家、教研员和专业研发团队共同打造“名师金课”,采用“在线教学+在线指导”的方式,面向全省中小学生提供免费在线教学服务。课程包括学科指导和素质拓展两个大类,其中学科指导类课程侧重于单元学习巩固指导和重难点专题指导,素质拓展类课程侧重于兴趣培养与学习思维、学习方法的训练。另外,根据课标要求,我们面向中等基础的学生开发了视频课,提供学习方法指导,提升学科素养。每个课时视频时长:小学10—15分钟,中学15—20分钟,每门课程不少于12课时。根据教学进度,开展定时直播和视频回放。

三是上线“浙里问学”免费在线答疑服务系统。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方便学生课后在家学习求教,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课后服务质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全省共享,省教育厅组织团队研发推出了“浙里问学”免费在线答疑服务系统,并于2022年5月21日正式启用。目前重点提供作业微课、名师导学、名师答疑、个别答疑等服务,服务实行全免费,遵循学生自主、自愿、自选参与原则,由学生根据需要选用。服务一经推出,就受到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广大学生、家长、教师等的欢迎和点赞。截至6月25日,“浙里问学”访问量达675万人次,登录的独立用户数12.7万人;作业微课点播累计89.4万人次;5期名师导学课程观看量达32万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深化课后服务系列举措,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学校作业设计水平、课后服务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拓宽课后服务资源渠道,开展课后服务精品课程资源推介。5000个作业微课全部上线,实现全覆盖。推出多彩暑假中小学实践系列活动。优化“浙里问学”免费在线答疑服务,试招募教师志愿者,全天候提供在线答疑服务。在全省推行“浙里课后服务”并纳入教育部管理服务平台课后服务模块。加快各部门资源整合,推动“浙里课后服务”应用2022年秋季学期全面上线使用。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支持!

(联系人:朱国清、刘纪蕊,电话:88008693)

浙江省教育厅

2022年7月6日

分享到: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